宝鸡之--------宝鸡中学
宝鸡中学
宝鸡中学(BAOJI MIDDLE SCHOOL)。创建于1940年,曾经三次搬迁,五次更名,宝鸡中学被誉为“西秦名校”,是中国矿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和省教育厅命名为国防生源基地中学。宝鸡中学是首批被命名的陕西省重点高级中学。现为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单位。2000年在陕西省重点高中综合排名榜上名列第一。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严格规范的管理措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优异的教育教学成就享誉陕西省,每年毕业生高考进入全国重点大学人数保持在考试人数的85.0%左右,已连续数十年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输送优秀毕业生多人。
2 历史沿革
宝鸡中学最初创立时的校名是“大华初级中学”,而后改名为“宝鸡县立中学”。在此之后还曾经使用过“宝鸡中学”,“宝鸡市第一中学”等校名。其现行校名为“宝鸡中学”。[1]
学校最初创立时的校址在原宝鸡县(今宝鸡市陈仓区,后迁至宝鸡市金台区宝中路1号,所在街道因校得名)。在此期间,宝鸡中学逐步发展至县立中学,再到市省两级重点中学。
宝鸡中学校庆照片
20世纪五十年代前期,宝鸡中学作为关中四大重点中学,合并了陇县、彬县、虢镇三校,办学规模空前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01年,宝鸡中学开始筹备吸纳社会资金搬迁新建和进行国有民办改制。
2003年9月,由诚誉公司出资,宝鸡中学完成国有民办改制,并从宝中路1号迁至宝鸡市东开发区高新大道29号,临近宝鸡文理学院。2008年,宝鸡中学成为中国矿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挂牌仪式由校长汪洋主持,校党、政部门和校董事会领导,高年级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两校代表在“联合选拔培养优秀学生协议书”上签字后,中国矿业大学代表将“中国矿业大学生源基地”的标牌授予给了宝鸡中学,两校还就如何把“联合选拔培养优秀学生协议书”中的具体内容落实到实处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年宝鸡中学被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和省教育厅命名为国防生源基地中学。
3 校容校貌
新宝中规模大,起点高,硬件设备具有现代化示范高中条件。 新校占地200亩,现有建筑13栋,有教学楼2栋(追梦楼,兼程楼)、实验楼1栋(行知楼)、图书综合楼1栋(经纬楼)、教研办公楼1栋(德馨楼)、阶梯教室1栋(步云楼)、公寓楼6栋、食堂1栋(思易楼)总体建筑面积达88000平方米,学校各类设备设施先进,配套完整,规模大,起点高,体制新,机制活,质量高,具备国家级示范高中硬件条件。
(一)校园宽带系统
宝鸡中学课堂现代教学必须配备大量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是获取信息的需要,学校建设了功能强大,覆盖面大的网络系统。校园网络配置千兆模块引入,实达产品中技术较先进的4909交换机,Web 服务器,视频点播服务器,文件服务器,NAS服务器配备齐全,使整个网络功能稳定、高速。为了方便教师使用网络资源,学校为每位老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同时在教师办公室、教师宿舍、教学楼休息室、教室都配备了网络接入模块,使老师可以在何时何地都方便的接入因特网,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时时刻刻都可以感受到信息社会信息的方便。对于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学校总体设计五个计算机教室,三个现已建成投入使用。每个教室64座,每座均为国内品牌电脑(方正电脑),Windows XP操作系统,并且直接和因特网连接,为学生掌握现代信息工具创造了良好的工具。[2]
(二)校园广播系统
在宝中的校园中,学校看不到一般校园中那熟悉的电铃,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一切的司铃工作都由功能强大的广播系统所代替。宝中的广播系统可以分为四部分,各个部分之间既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相互组合,功能强大。办公楼广播系统:这是广播系统中功能最大的部分,负责全校的室外及室内广播,广播系统采用单片机管理,既可以采用编程进行自动播放(教学过程中的司铃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也可以采用人工手动控制,例如播放各类通知,播放自制的广播节目。该系统连接学校所有的建筑物,可以实现系统中的分制,分取传呼,分区监听。操场广播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操场中的使用。如果进行切换,就可以将学校环道,学校广场中的广播接入,是控制面积成倍增加。现在该校在早操,课间广播操都使用的是这个系统。 广场广播系统:该系统是该校广播系统中最小的部分,主要控制学校广场上广播的使用,运用于学校的升旗仪式,全校的整体集会。 节目广播系统:为了方便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及年级甚至各班的分班广播教学,在该校的校园广播中设置了节目广播系统,该系统共六套广播节目,在节目控制中实现点与点的控制,同时可以满足六组对象同时使用广播,并且保证相互之间互不干扰。该系统大大方便了各种听力教学。
(三)闭路电视系统
宝鸡中学在学校学生除了通过阅读报纸、收听广播、短时间的网上浏览几种方式获取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收看电视,了解时事,关心社会。该校建立了功能健全的校园电视系统。除了将宝鸡有线30多套节目直接接入外,还加上一套学校频道,学校建有带有冷光源的录像课教室,既可以录制课堂教学,又可以作为直播现场,方便电视直播,转播各种节目。同时为各班教室配置了51英寸的背投电视,附带有VGA接口,直接可以和笔记本电脑连接,和网络连接,这样,学校就直接可以认为每班教室就是一个多媒体教室,方便各位老师利用现代信息多媒体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四)多媒体教学系统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教室中的背投电视设备并不能真正代替多媒体教室,因为教室毕竟面积有限,不能满足同学的集会,或者举行各种各类报告会等。该校的步云楼正是为此设计。步云楼共是两层,五个阶梯教室,教室内部配置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液晶投影仪,放像机,影碟机,各类音像设备。其中五号阶梯教室面积最大,配备598座豪华座椅,可以同时满足十多个班级集会,适合于各类报告会的举行。三号、四号阶梯教室面积较小,可以容纳300余人,一号、二号阶梯教室可以容纳200余人,各个年级,班级,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室开展各类活动。
(五)教学实验设施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要使他们熟练运用知识,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该 校的行知楼共有实验室20个,现已装配完备,投入使用的有十四个,其中物理六个,化学六个,生物两个,每两个实验室配备具有二十六个仪器柜的仪器室和一个准备室。每个实验室为六十四座,三十二个实验台。物理实验室每个实验台通有高低压、交直流电源;化学实验室每个实验台达到通风、通电、通水;生物实验室实现通风通电,并保证灯光到桌面。现在学校的实验设备能够满足高中物理、生物、化学所有的实验,并且保证十四个实验班能够同时使用。
(六)图书管理
宝鸡中学宝中图书馆位于学校中央的经纬楼(图书综合楼)内,现已投入使用的面积达4500平方米。在迁入新校后,学校投资50余万元购置各类书架,阅览架,阅览桌,目录柜,资料柜等图书馆图书馆专用设备,同时投资近60万元购买各类藏书5.5万册,征订全国各类报纸34种,期刊340种。图书馆设置书库两个,学生自修室两个,一个报纸工具书阅览室,一个期刊阅览室,有阅览座位1000余个,能够保证该校老师和学生的读书学习和借阅资料的需求。此外,学校还建立电子阅览室两个,具有阅览座位91个,定时开放,满足学生对电子图书的阅览,也可供学生上网。
(七)语音教室
社会对外语教学的要求已经不再是仅仅掌握语法,而且对口语和听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校建成四个语音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练习听力和对话的场所。四个语音室每个配置64座,并且每两座之间设置显示器一台,其中一号语音室为数字语音室,方便教师播放各类数字音源,二、三、四号为模拟语音室,可以播放各类录音磁带。所有教室均为计算机控制,方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类,分组,开展交互活动。 泰州市二中附属初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新校区位于泰州市区东风南路558号,东临省泰州中学、南靠凤凰花园、北接市妇幼保健院。学校力行现代教育思想,以培养“现代人、文明人、成功人”为目标,坚持立足课堂,着眼整体,发挥一流设施、优质师资的优势,强化双语教学特色,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办学风格。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 “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先进集体”、“江苏省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学校”、“泰州市首届模范学校”、“江苏省泰州中学优质生源基地”、“海陵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现有45个班级,2350名学生,教职员工170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5人,市名校长1人,市名教师1人,市、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市“311”工程培养人才7人,区“213”工程培养人才12人。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宝鸡中学校运动会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先进集体”、“江苏省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学校”、 “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泰州市文明单位”、“泰州市首届模范学校”、“海陵区文明单位”、“海陵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学校配备省内一流的教学设施,已建成先进的具有600多个终端的校园网和53个大屏幕多媒体教室,都可直接进入宽带网,每个学生均能在微机上进行师生对话、在线观测、完成作业、调阅教师备课笔记,并获取网上信息。学校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创新教育为核心,聘请特级教师、全国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和澳大利亚教师分别执教写作、奥数、英语口语等兴趣班课程。春华秋实,扎扎实实的素质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学科竞赛,以明显优势位居全市之首。仅2004—2005年度,就有438名同学在全国和省奥数、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奥赛等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在2004、2005年中考中,初三各学校各学科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均雄踞市区第一。八百多名学生的作文、书法、美术作品在省市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有86%以上的学生的文化成绩达到了“三好生”标准。学校以一流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质量立校、全面育人、张扬个性、和谐发展”,将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把二中附中办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精品学校,成为优秀学生和名教师成长的摇篮。
4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学班72个,4个重点班,学生4000多名。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工作勤奋、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78名,专职教师151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39人,一级教师58人,占教师总数的64.2%,教师学历达标率93%,相当研究生毕业学力的有21人,在学26人,占教师总数的31.2%,有省市级教学能手29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5人。
教学措施
宝鸡中学课堂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奋斗方向,提出了“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按照这一目标,学校总结近了几十年来的办学经验,经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办学思想,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常规落实,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总结以往教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教学的三条指导原则,即:(1)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2)面向全体,着眼中间,抓差扶优,分类推进;(3)改进教法,指导学法,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优化校园软环境,坚持“四个不动摇”。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动摇。二是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不动摇。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动摇。四是搞好法治教育不动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