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黄金梦,悠悠汰水情

家乡区县: 安徽省无为县

在无为县城北郊西河之畔,有一千年古塔——黄金塔。想这黄金塔是我童年时就憧憬的地方,远远看去,就象饱尽沧桑的中年男子矗立在那方,我的心又一次产生了彷徨、惆怅、恍惚,这就是意念相随、灵魂所依。那黄金塔的九级浮屠的历经世态炎凉的沧桑,塔下风飘絮,汰水溪边琼楼叠,翠铺浮萍心荡漾,净坛望眼欲穿涟。

据说黄金塔的建造,民间传说常与现无中图书馆前边的早已被毁的景福寺塔(西门锥子)连在一起由鲁班的徒弟建造,而景福寺是由鲁班亲自造成。黄金塔乃是古代的佛塔,古诗中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佛教庙宇楼台的盛行、佛寺文化的香烟兴旺情形,可见一般。人站在塔顶举目四望,有一种胡思乱想的“登泰山而小鲁,登凤凰山黄金塔而小芝城凤河”之觉。

黄金塔坐落于无为县城东北5公里的凤凰山上,西河之畔,为一座仿木楼阁式砖塔,平面六边形,面阔3.4米,塔高35米,共9层,层层仿木斗拱,鸳鸯交手,结构牢固,逐层内收,造型挺拔,历经千年,巍然屹立。塔内设折式台阶,可盘旋而上,每层均设有不同方向的塔门,以便人们极目远望。

黄金塔建于宋咸平元年即公元998年,为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筑。北宋早期,无为县境内佛教兴盛,僧侣众多,遂在汰水边辟地建寺,称南汰寺,后又在寺中建塔,即黄金塔,形成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宋代诗人会鼎曾写作《南汰寺》七律一首,描写寺院的盛况:“玲珑台殿拥松荫,净地真诚地布金。风细落花轻着砌,春深鸟啼乱穿林。烹茶灶小竹烟湿,洗钵池荒塔影沉。香雾氤氲云盖结,梵声齐震海潮音。”明清以来,曾先后于洪武、隆庆、万历、康熙、乾隆等年间整修,才使得古塔安然无恙。

黄金塔为阿拉伯风格的堡垒形建筑,实际为12个等边形砖塔,因为四围涂有一层金粉而得名。相传,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沙大陆后,西班牙殖民帝国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从海上运回来后先暂存在这座塔内,然后再从陆路运往马德里上缴王室。

当年与黄金塔遥遥相对的是西门锥,仿佛是一对好兄弟。“西门锥”位于西门城内,只可惜毁于文革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无为县原名无为郡,是个舟形地,也就是像船一样的形状,当年兴建西门锥和黄金塔也可能是因为这片船形地船头和船尾不能缺少风帆和船杆。

黄金塔见证了无为千年来的兴衰历程,如今正见证着无为的跨越发展,见证者中国梦的实现。

(2015-04-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