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俩个夫人的城隍老爷

家乡区县: 潮州市饶平县

      三饶城隍庙位于饶平县三饶镇镇区中华路366号东侧,建于明弘治六年(1493),明嘉靖二十三年,万历三十三年,清咸丰二年,先后三次重修。坐北朝南,面宽32米,进深73.4米,占地面积2349平方米。该庙中路共5进,在中轴线上分别为山门,前殿、大殿、五谷殿、后殿,东西两庑相朝,结构对称。并设有戏楼。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主体为童柱抬梁构架,木雕、石雕和壁画装饰丰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从1477年至1952年,作为饶平县治所在地的三饶古城城隍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2004年7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月24日饶平城隍庙大殿修复竣工,门口绘着威武门神、涂上靓丽油彩的饶平城隍庙大门徐徐开启,迎接前来参观的四方宾朋。经历一番“脱胎换骨”,城隍庙大殿在灿烂的

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庙顶的龙凤花鸟嵌瓷装饰色彩斑斓,庙内木梁上雕镂精细的人物鸟兽栩栩如生,粉墙上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壁画,更让观赏者赞叹连连。
看到大殿修复工程顺利竣工,忙碌多时的老人们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老人们告诉记者,城隍庙修复工程共分四期,前两期主要重修城隍庙大门、钟鼓楼及大殿,接下来还将进行后两期的修复工程,分别对后座和公婆厅进行重修。
2、历史

     饶平城隍庙的历史沉浮,饶平城隍庙的建筑规模为粤东之冠,自古以来闻名遐迩,2004年,城隍庙还被列为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饶平人共同的财富和骄傲。
     饶平城隍庙兴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明清两朝,城隍庙历经多次修缮,香火十分鼎盛。不过,随着历史变迁,城隍庙的命运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解放后,这座古建筑连遭厄运,不仅庙内神像陆续被盗,木梁上的金漆木雕也悉数被剜走,庙内文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上世纪50年代,城隍庙被辟为粮食加工厂,改革开放后又变成了私人的彩瓷作坊,在此期间,城隍庙一直难以得到有效保护,默默承受着风吹雨打的考验。直到前年年底,城隍庙还是一副破败景象,大部分墙体受损摇摇欲坠,庙内墙灰剥落,许多壁画面目全非。此外,各处木梁也因为频遭白蚁啃蛀而出现霉烂,整座建筑基本上已成为危房。
3、影响

     2011年1月24大殿修复竣工当天,不仅有饶平当地民众,还有汕头、潮安等地的宾客。他们一踏进城隍庙大门,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把里里外外看了个遍,纷纷感叹,如今城隍庙变化真大,能亲自见证这座古建筑“重生”,实在是不虚此行。整个上午,前来一睹城隍庙新气象的人络绎不绝,不少人一进门就径直奔向捐款处,为后续的修复工程捐出善款。
     城隍庙外,来自三饶镇各乡社的14支游行队伍在阵阵锣鼓声中开始巡游,街头巷尾聚集了大批民众观看,城隍庙大门前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当地的一位村民高兴地说,城隍庙大殿修好了,大家都别提有多高兴,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

      三饶城隍庙里的城隍老爷是有一个大夫人和二夫人,小时候听家里边的老人说过,以前在邻村有一个女子到城隍庙里头拜城隍老爷,然后在看到城隍老爷的神像时,跟旁边的人开玩笑说要是以后嫁给像城隍爷这么好的男子就好了,然后当天晚上,那个女子就被城隍爷娶了了,相传当天晚上那女子的家人梦到城隍老爷到他家娶亲说要娶走这女子,隔天那家人醒来后门口放着很多城隍老爷送来的聘礼,从此庙里多了一个二夫人,这就是城隍老爷二夫人的由来

      

 

同携团队(2015-04-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