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亮(1901—1991年),名寿颐,路桥区峰江街道人,是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和艺术教育家。他天资聪颖,小学毕业时,已能画梅、兰、竹、菊,并且写得一手好字。
中学毕业后,开始当小学教师,192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考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潜心学习书画,同时在上海的台州公学兼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陈叔亮回到家乡,在海门、温岭、新桥等地中小学教书,积极从事党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底,陈叔亮奔赴延安,加入鲁迅艺术学校学习,接着留校任教美术。建国后,陈叔亮历任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副处长、国家文化部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
出版了《新美术运动》、《国画问题》、《漫谈工艺美术》等著作。1982年意大利拍摄了《神笔陈叔亮》电影在国外放映。
陈叔亮晚年写了不少古体诗,1980年作有《满江红·咏审判“四人帮”》:“哭笑皆非,惊回首,十年浩劫。知多少,人亡家破,妻离子别!千古奇冤三字狱,一场噩梦半头雪。思故人,万里盼归鸿,无消息。狗登天,蛇弄舌,豹当道,狐作孽。乱纷纷,毁却山河半壁,白骨洞中妖不死,金猴棒底民无敌!到今朝,血债血来还,天光澈”。
他怀念家乡,咏有《一九八三年甲子之秋怀念故乡橘熟得句》:
却忘镜里鬓毛秋,老去还思作壮游。
闻道故园新橘熟,昨宵飞梦到台州。
最近在参加网络营销能力秀,欢迎来主页看看!
http://wm23.cn/mu_mu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