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今年春将尽,来年春色倍还人”。阳春三月,玉皇山上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俨然一片花的海洋。这自然的美景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人们游走在花的世界里,品味暖暖的山风吹来的清新喷香的空气,那滋味让人从心底里感叹原生态生活的美好。走在如诗的画卷里,从河桥镇相关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玉皇山之所以呈现出如此恢宏的原生态美景,与县委县政府近年提出的实施人文生态引导工程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是河桥镇坚持文化引领,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点睛之笔。
实现“绿色梦”,垦荒造林正能量推进
玉皇山曾今乱石成堆,茅草丛生,纯属荒山秃岭。多年来,这座连绵数里的荒山只能作为牧场。2006年,河桥镇采石企业老板季厚礼看中这片荒山。他从小到大生活在玉皇山脚下,对这片荒山有着深厚感情,早有开发玉皇山,绿化造林的想法。当年夏天,他一连好几天到山上察看地形地貌,思来想去,最终下决心开发玉皇山,种植果树等绿化树种,达到保持水土、美化家乡、为社会增加财富的目的。决心下定后,季厚礼向镇村提出承包玉皇山的申请,并得到镇村的大力支持。他从省市县请来有关专家,放眼长远,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规划建设。注册成立了玉皇山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按照规划进行实施。项目实行立体式综合配套开发,总投资2亿元。目前已实现投资1.2亿元。计划在八年内把玉皇山建设成为集绿色瓜果生产、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影视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从2006年秋起,公司组织数台挖掘机,数台农用车,百名劳动力,在荒山上开挖条垦,累积乱石,连续苦战5年,将2.5万亩荒山开垦完成。近年来又循序渐进,每年强化巩固推进,扩展林园,累计完成土石方480万立方。目前建成了5000亩优质果园、1万亩经济林,已经初步实现了“绿色梦”。
种植“富裕果”,科学管理高含量注入
种植特色水果是玉皇山人文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载体,公司注入较高的科技含量,种植水果,绿化造林。聘请专家考察论证种植的树种,将玉皇山的山体、土壤、水源、气候、及适宜种植的树木等因素,与外地成功范例进行比较。同时,对有关花草树木生长规律、瓜果生产条件、灌溉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前景及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进行考察、论证、规划,启动建设,按照当地宜林条件选准了20多个造林树种。为保证果树不受干旱影响,大建水利工程,近年来建成泵站4座,机进6座,水库3座,蓄水塘12面。配套桥涵149座,铺设水泥路20公里,开挖沟渠30公里,栽植各类树木330万株,铺设地下水管2.6万米,已实施完成2000亩果园滴灌工程。年可产鲜果50万公斤。科学管理的注入,保证了水果生产的优质、高效。2012年,玉皇山生产的葡萄、油桃、提子、水蜜桃、酥梨、山枣等特色水果50万公斤。既实现了绿化,又实现了几百万元的收入。如今,玉皇山每年夏秋两季水果上市供不应求,经常出现众多游客到玉皇山采摘购买水果的热闹景象。
做大“特色群”,人文生态多载体彰显
玉皇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按照规划,每年都以数千万元的投入进行建设,在项目整体推进中,积极培育新的载体,打造新的亮点,努力提升项目档次,扩大项目影响力,使项目建设成为顺应市场、迎合社会消费需求的具有现代特色、现代气息的生态旅游的文化大观园。在建成5000亩特色果园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玉皇山生态文化、绿色文化、旅游文化、影视文化、新能源文化。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在全国各地电视台热播,引起反响。主要拍摄地的盱眙县玉皇山声名远扬,由此近几年重点包装玉皇山影视基地,彰显了人文生态引导工程的“新大陆”。先后投入1000万元,新建高标准沥青路面2公里、下山水泥路18公里。建设“地主”宅院两处,其中一处为“四合院”,占地10余亩。建成了极具特色的巨型影视基地牌楼、三处“炮楼”。添置了相关道具等。因此来玉皇山旅游观光的游客与日俱增,每年接待省内外考察团及游客达5万多人次。总投资35亿元、装机容量350MW的龙源盱眙风力发电项目,扎根玉皇山。该项目的注入,成为玉皇山实施人文生态引导工程的又一载体和新的风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