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中学创建于1906年,至2006年刚好走过100年的历程。到2002年,南雄中学校园面积增至148亩,建筑面积57289平方米,教学设施日臻完善,有功能齐全的图书馆、实验楼和各种教学辅助室、功能室,配有新式电脑335台,建成了校园网,图书馆藏书10万多册,生均图书36册,并拥有400多个座位的阅览室和各种标准的体育运动场所。据《南雄县教育志》载:“南雄直隶州知州沈之乾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道南书院改为南雄州中学堂。委分州曾淞为首任监督(相当校长)。南雄中学原校址在元宝塘,即今县政府招待所。明清时为道南书院。”由此追溯,雄中渊源可前推至道南书院。道南书院,为天峰书院、凌江书院合并扩建而成。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南雄知州陈侁在小东门(今市政府、迎宾馆一带)划出地方,辟为“州学”,以教化民智,始开南雄政府办学先河。至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南雄知府江璞在“州学”之西创办大中书院(其后易名宏道书院、天峰书院)。乾隆三十一年(1765年),调任南雄知府的苏州长洲人宋淇源,积极倡议地方开明绅士捐钱捐物重修天峰、凌江两书院,并从州学划出地方给书院办学之用,使书院面积增至20多亩。
重修书院工程主要由陈清杨全权负责。此人任官资历长,工作认真负责,“勤襄厥事”,不到半年工程即全部完工。重修后的书院整合了天峰、凌江书院,建有元宝塘、培风亭、泮池和大观楼等,整个书院“规模宏敞,气象整肃”,受人称赞。宋淇源请时为朝廷大司空制府杨锡为新书院命名,杨锡便命之名为“道南书院”,并言“信足彰岭表之先声也”,而“道南”一词,即有把中原文化推及南方之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