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郭德纲的相声的人,应该对驴肉火烧不陌生。郭德纲经常在他的作品中盛赞保定的驴肉火烧,他对保定这一名吃的诙谐调侃更加使得驴肉火烧这一历史悠久的小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作为河北省餐饮文化中心的保定,是中国第九大菜系——冀菜系的发源地。驴肉火烧就是发源于河北省古城保定,广泛流传于冀中平原,是一种华北地区极为流行的汉族小吃,后发展为南北两派。其中以保定北部徐水县的漕河地区历史最为悠久。
关于驴肉火烧的历史起源,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相传,宋代时漕河码头有漕帮和盐帮两个帮会。漕帮以运粮为业,盐帮以运盐为业。双方为称霸码头,时常大动干戈,最终以漕帮大胜收局。漕帮俘获盐帮驮货的毛驴无法处理,便宰杀炖煮,设庆功宴;再将肉夹在当地打制的火烧内吃。漕河驴肉兴起,名吃由此诞生。
相传,康熙皇帝一次微服出北京私访,一直顺大路来到漕河镇。这时他觉得肚肉饥肠辘辘,见路边的小饭店都使劲地叫卖驴肉火烧。康熙不知驴肉火烧为何食物?便叫随身太监买了驴肉火烧充饥。康熙在宫廷内整日山珍海味,他食用了驴肉火烧后,大称其味道鲜美。康熙回到京城宫中还念念不忘在漕河镇所吃的那驴肉火烧的味道。他叫宫廷御厨为他专做驴肉火烧。御厨精心为康熙做了几次,康熙觉得怎么也不是他在漕河镇吃得那驴肉火烧一个味道;不如他在漕河镇吃得那驴肉火烧鲜美。康熙只好派人去漕河专买漕河的驴肉火烧。自此,徐水漕河的驴肉火烧享誉京城。
目前为人熟知的驴肉火烧有两种,一种是河间驴肉火烧,一种是漕河驴肉火烧,他们做大的不通就在于,漕河驴肉火烧是圆的,而河间驴肉火烧是长方形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俗语叫做“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可见驴肉的地位。走在保定的街头很有特色的一道景观便是随处可见的驴肉火烧小吃摊,可以说,驴肉火烧这一名吃已经融入了保定普通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保定悠久的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