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泉寺的美

家乡区县: 甘肃省两当县

在县城北郊的马家山下,有一古刹名香泉寺。寺内有一清泉,冬暖夏凉,清冽甘甜,用泉水沏茶煮饭,清香可口,又有祛痰之功效,故名“香泉”。泉水从殿下涌出,注一大池而出。寺内古柏森森,浓荫蔽天,池中碧波粼粼,鲂鱼尾尾;池畔紫薇泛红,金桂吐香,山门湖石成趣,烟云树影映廊。据《两当县志》载,清雍正前只“古庙一楹,仅奉观音一像”。乾隆及光绪癸已秋,募捐40余金重修,逐有“两天四柏二石一棵紫荆树”之称。以“香泉欲邀银蟾浴,月魄疑从玉水生”的“香泉印月”而被列入两当八景之一。
  到了香泉寺,人们总要登高望远,一饱眼福。从大佛殿拾阶而上,登上马家山巅,近俯小城,玲珑清丽,远望群峰大壑,河道纵横,层田织翠,村烟袅袅,令人心旷神怡。
  坐落在县城西街城关小学院内文庙大殿,始建于明朝中叶,占地约600平方米,现存大殿一座,四棵古柏。 1991年,在两当县太阳乡火神庙村年逾七旬的农民王文信家中发现了王羲之家谱。王氏家谱保存完整,无一折损,皆为楷书手抄。既有珍贵的史学价值,又是研究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王羲之家谱,记述了王羲之家族兴衰、繁衍、分系的整个历史。有总谱1册,分谱13册。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大师朱熹作序。其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和书法价值都是很高的。总谱详细记载了王氏家族的起源:周朝共和年间,周平王封太子晋为太原郡晋阳王,父爵子袭,从第二代起改姬姓为王姓,取名王道行。始为王氏。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我国书圣,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山东临沂人,后定居浙江绍兴。工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其书笔势飘若游云,矫若惊龙,为历代书学者所崇尚。
  晋代是王氏家族的鼎盛时期。王氏家族遍布大江南北,形成几个大的宗族主脉。家谱因脉而设,有《黄土家谱》、《德安锹溪家谱》、《武昌族谱》、《茅田族谱》、《港畔族谱》等。主要分布在南京、常德、太湖、马鞍山、武昌等广大地区。两当县发现的王氏族谱为王羲之家族一脉,清仁宗嘉庆二十三年由湖通山人王利将家谱送来交王福明保存,已传六代。两当县王氏家谱面世后,新华社专为此事发了消息,引起史学界极大关注。二00二年,两当王羲之家谱被评列为国家二级文物。

静源思(2014-05-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