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县城东12公里的鸑鷟山灵官峡,以唐代八仙之一的张果修行的“登真洞”俗称张果老洞和著名作家杜鹏程著文《夜走灵官峡》而闻名于世。
鸑鷟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水鸟,现为山名,在两当县境内。鸑鷟山北面集两当八景中的“鸑鷟仙山、故道松涛、镜峰捧日”三景于一身。“登真洞”为张果老修练成仙的地方。《全唐诗》第八百六十卷录有张果老《题登真洞》诗一首:
修成金骨炼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
野草谩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
风摇翠筱敲寒玉,水激丹沙走素鳞。
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
诗后附有小传曰:“张果、;两当人。先隐中条山,后于鸑鷟山登真洞往来”。唐《元和群县志》、《宋故崔公墓志铭》、清《嘉庆重一统志》及《两当县志》等史籍,均有张果老隐居鸑鷟山登真洞修行的记载。
从316国道登上鸑鷟山石阶,犹如走进超凡脱谷的世外桃源。石径盘盘,沟溪淙淙,百鸟争鸣,野花散香。藏在古木深处的山路被浸染得旖旎娟秀,百媚千娇。高高矮矮、浓浓淡淡的灌丛葛蔓,纺织成绚丽的色彩。上了崖畔,眼前陡然隆起一道断崖,一座亭台临空悬立。登上亭台,仿佛把人抛在半空之外。向上看:怪石嶙峋,奇幻峥嵘。古松蔓藤之中,张果老修行的“登真洞”悬于断壁之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