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关镇

家乡区县: 四川省罗江县

白马关镇,位于四川省罗江县城西五公里,横亘于成都平原东北,自古为东西两川分界,白马关镇幅员面积38.8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人口1.4万余人,因境内有三国古蜀遗迹而闻名于世。
白马关镇 - 基本介绍
白马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因三国时期刘备军师庞统乘白马攻打雒城于此中箭身亡而得名,后众人为纪念他在这里修建了庞统祠。2008年来,随着三星堆的发掘,三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以庞统祠为中心,由庞统祠、庞统血坟、落凤坡、张飞点将台、古驿道、换马沟、龙洞仙踪、八卦阵石林倒湾、大霍山万佛寺、芙蓉溪、桃花溪等构成的集儒、释、道等人文景观并兼,融奇石沟壑、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内涵丰富的白马关古蜀文化遗迹吸引了国内及日本、港澳、台湾、东南亚各国大量的旅游参观者。
白马关地处丘陵地带,一年四季气候湿润温和,野生植物品种繁多,有药材、菌类、牧草等资源,天然植被是以柏树为主的乔木和以野苹果为主的灌木。境内胜产西瓜、花生和辣椒。尤其是白马西瓜因其优质高产、味美汁甜而深受本地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喜爱。
白马关处于川陕要道,国道108线、成绵高速公路宝成复线纵贯全境,距省会成都69公里,距科技城绵阳39公里。交通、通讯便利,以铸造、化工、建材为主的民营、私营企业巳形成一定的规模,随着境内天然气温泉、浅层天然气被进一步开发、利用。相信将为白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后劲,增强活力。
白马关镇 - 农家乐
煮酒论英雄,谈笑说三国。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镇倾力打造富含三国文化的农家乐集群,使农家乐既有文化品位,又上档次规模。截至2008年,白马关镇已初见农家乐集群雏形。
白马关是蜀汉军师庞统的战死地,又是佛教圣地万佛寺所在地。白马关镇在旅游休闲经济开发中,以三国蜀汉文化、佛教文化为内涵打造农家乐集群,拟在三五年内发展20个大中型餐饮休闲度假山庄和30家上规模的农家乐。农家乐和山庄由镇政府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特色。要求农家乐建造相对集中,形成气势,且房屋设计、厅堂布局、招牌匾额及桌椅板凳都要有文化品位,凸现古香古色。店门和墙壁等处绘制三国人物肖像,服务人员统一着有三国文化背景的服饰,且能说讲三国故事。从而改变过去人们心目中对“农家乐”设施简陋、布局零星、缺少文化气息的印象。经过半年多的大举开发,已实施了境内国道108线沿线300户农房川西民居改造工程,打造了108线和万佛寺长达14公里沿线景点,发展了休闲观光农家乐11家和山庄4家,年接待能力8万人次,其中凤鸣山庄年营业额可达100万元以上。
为既好又快地发展三国农家乐集群,镇上制定了扶持奖励政策。白马关镇农户按照统一规划及风格发展农家乐,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每户可获得信用社5-10万元的贷款支持;视农家乐经营规模、分别给予每户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等。外地投资商在境内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信用社可给予贷款支持,镇政府安排专人为其做好开办手续、证照办理、规划设计等方面服务。
与此同时,白马关镇2008年正依托县上的发展战略,配合某大型开发总公司巨资打造方圆14平方公里的“锦绣天府”旅游景区,积极做好前期的居民拆迁等工作。他们还把三国文化作为镇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在村、组干部和村民中进行宣传普及,现已将购买的200套《三国演义》发放到有关人员手中,以形成浓郁的三国文化氛围,增强农家乐集群对游客的吸引力。
白马关镇 - 旅游建设
德阳市罗江县结合“十点五线”乡村游推出了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瓜果采摘体验游。最爱四川旅游网从罗江县旅游局获悉,瓜果采摘体验游让游客亲自走进瓜田,感受亲手采摘的乐趣。
罗江县旅游局罗主任告诉最爱四川旅游网,罗江县白马关镇的西瓜在市内外享有“西瓜皇后”的美誉,从2008年6月以来,在白马关镇推出了“采摘西瓜体验游”线路,吸引大批游客。
另外,继2008年6-8月的“采摘西瓜体验游”之后,还将在2008年8、9月在略平镇、金山镇开展采摘、品尝梨子体验游,2008年9-10月将在白马关镇开展采摘、品尝贵妃枣(枣子节)体验游,2008年11-12月将在坛龙镇开展开展采摘、品尝密柚体验游。

 

江文英(2015-04-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