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薯汤,一直是色香味俱全的一种美食,不仅好喝,而且有益身体。是老少皆宜的一种汤类。
河溪上坑所产姜薯便是潮阳特有而闻名国内外的优稀名蔬。
河溪上坑所产姜薯是潮阳特有而闻名国内外的优稀名蔬。姜薯对地土要求严格,整地费工,故种者甚罕。上坑只有坑尾、顶乡、坑仔等坑廊田最宜种植,上坑姜薯状似淮山而略小,品种以“长蒂”为上乘,皮薄肉白,粉多且有粘性。刨片煮甜汤,卷曲酥脆,滑润清爽;切块甜炊,清甘可口,风味独特;碾成薯泥,做成甜五果,是喜庆宴席上常见之佳品。潮人喜食姜薯,且有除夕“围炉”和正月初一吃甜姜薯、初一至元宵以姜薯汤款客的民俗。回乡探亲的华侨、外籍潮人和港澳同胞都喜欢带姜薯回旅居地,让亲友品尝,以唤起游子眷恋故土的乡思。
制作成甜姜薯:潮汕人特别是潮阳人喜欢吃姜薯。除夕围炉,几道菜中往往就有一道是甜姜薯。大年初一,亲朋登门拜年,主人便会煮一碗姜薯片汤招待。按照潮阳民间习俗,客人可以辞却别的款待,唯独这碗姜薯汤非吃不可。因为它表示主人对来客的敬重。过去,新娘过门第二天早晨,也要吃一碗家婆或小姑特意为她制作的甜薯汤。姜薯汤,在潮汕人的心目中,不只是一般的食品,它象征着甜蜜、美满,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传统吃:潮汕人吃姜薯,是很有讲究的。把姜薯削成薄片,放到沸水中煮片刻而成薯片汤,汤中的薯片微微卷曲,吃起来清香爽滑;把姜薯切成薯块,加白糖和猪油用文火慢煮而成的焖姜薯,吃起来甜润可口;把姜薯炊熟后捣起成泥,拌上糖、舺,做成桃、杏、柿等五种果品的形状,随时蒸热可吃。这种姜薯五果,用于喜宴,往往是宾客们交口赞誉的一道素菜佳品。
另外,把姜薯切成小块作为肉类配料,加上盐等配料,薯块香松,别有一番滋味。再是把姜薯在特制的磨钵磨成薯泥,因姜薯松脆,磨后还存有粒状,适应烹煮姜薯丸,蒸姜薯酵则赚粗糙,姜薯丸香脆滑润。
另一种制法是渗入白糖绞成泥浆,薯泥很粘,不知情者以为蒸熟后会粘齿塞喉。奇怪的是把薯泥放在器皿蒸熟后没加酵母菌而成姜薯酵,它松而不粘,比蛋糕还爽口。形、色、香、味俱全,状如凝脂。凝脂是什么样子呢?《诗经》有说美女“肤如凝脂”,那姜薯酵就像美女的肌肤一样惹人喜爱。其实姜薯酵色更洁白,而且清香甜美,令人口馋垂涎。
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在汕头这边很喜欢在过年的时候吃火锅,姜薯也可以作为火锅的汤底,一般都是买一些羊肉或者买一只鸡,然后这这个里面加上姜薯可以使得汤底变得很粘稠,而且时间煮久的话,姜薯就会融化在汤里面,不仅口感好,而且对小孩的脾胃很好。另外可以将姜薯洗干净后,直接用水煮开,下点盐和配料,捞起来刨去皮后吃,也是很美味的,百吃不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