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寒晖(1902—1946) 原名兰璞、含辉,西建阳村人。民国8年(1919年)考入保定高等师范附中,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开始写白话诗和剧本。民国11年考入北京人艺戏剧专科学校,后又考入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民国1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组织“五五剧社”,并任该剧社主办的《戏剧》周刊主编,同时参加了反对反动军阀逮捕师生的斗争。民国16年为躲避敌人搜捕回到定县,以教书为掩护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民国18年10月,与熊佛西等组织北平小剧院,任该院执行委员会组织部主任,并创作三幕话剧《黄绸衫》。民国19年,在定县民众教育馆帮助工作,整理加工定县秧歌。同年冬到定县职业学校任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籍。民国21年任西安民众教育馆总务主任,不久因病返回定县,组织定县戏剧研究社。民国23年,在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文学部任职,编写通俗读物,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并为恢复中共定县组织作了大量工作。民国25年5月,再赴西安。是年,创作了著名抗日歌曲《松花江上》。民国31年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党总支组织委员、文协大众工作委员会主任。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填词创作了《军民大生产》等60多首革命歌曲。民国35年3月11日病逝于延安,遗体安葬在延安文化山上。边区文化协会为他出版了《张寒晖遗作歌曲集》。在张寒晖墓前,竖立着一块一米多高的红砂石墓碑,上面刻着:“人民艺术家——《松花江上》作者张寒晖之墓。” 1960年在定县建成张寒晖纪念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