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小留镇

家乡区县: 菏泽市牡丹区

建置区划
小留镇地处东经115°11′~115°48′,北纬35°03′~35°28′,位于菏泽城北10公里处,北临鄄城县什集镇,南依城区,东接

小留镇下辖38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小留村(小留、林庄自然村)、马村村、楚庄村(楚庄、孙庄自然村)、张庄村、宋庄村(宋庄、西常寨自然村)、刘庄村(前刘庄、后刘庄、东刘庄、西刘庄、侯庄自然村)、康庄村、洪堂村(洪堂、李庄、郑庄、祝庄自然村)、陆庄村、吴楼村、郝堂村(郝堂、韩庄自然村)、赵庄村(赵庄、邵庄自然村)、郜寺村(郜寺、闫庄自然村)、新村村(李庄、梨高庄、新油坊、新村自然村)、马沟村(马沟、袁庄自然村)、平庄村(前平庄、后平庄、申庄、王庄自然村)、耿庄村、王集村、郝庄村(史口、苏庄、郝庄自然村)、杨庄村(杨庄、顾庄自然村)、郭楼村(郭楼、张马庄自然村)、潭上村、邢楼村(邢楼、邢庄、李庄、于庄自然村)、吴庄村(袁庄、晁庄、吴庄自然村)、前王楼村(前王楼、平楼、李庄、谷庄、农场自然村)、马常寨村、后王花园村、前王花园村(前王花园、马坊自然村)、后袁庄村、前袁庄村、郭吴朱村(郭吴朱、丁庄、关庄、晁庙自然村)、李公珍村、鲁谢庄村、杜胡同村(杜胡同、曹庄自然村)、沟子吴村、刘辛庄村(刘辛庄、祝庄自然村)、吴油坊村、新油坊村、梨高庄村(王蜜蜂、梨高庄自然村)。[1]

2 自然条件
小留镇为黄河冲积平原,西部地势稍高,东部稍低,基本不明显。境内土质肥沃,以轻壤和沙壤居多,通透性好,养份含量高,适种北方作物。境内有两大河流:洙赵新河,为建国后开挖,东西贯穿全境,河床宽50米,堤宽50米,堤上为杨树护岸林,泥沙量大,於积较重,于1993年冬季清淤一次,为牡丹区北部一大水系。徐河为建国后开挖而成,为牡丹区与鄄城县的邻界河,系洙赵新河水系中的支流。

3 经济状况
主要农作物种类有小麦、大豆、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牡丹、芍药、蔬菜、瓜果;粮食作物占总面积的90%;经济作物占10%。同时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全镇现有洙赵新河大桥7座,涵洞4个,闸1座,农用生产桥212座;农机总动力达到25000千瓦。山药是小留镇主要土特产品,已申请注册“小留”牌商标。主要分布在小留镇吴油坊村,并向周边村辐射。自从1996年以来,吴油坊村改进了传统山药品种,引进日本“大佛手”山药,亩产可达4000余斤,效益在8000元左右,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

全镇有用材林5600亩;防护林400亩;经济林1000亩;农田林网4万亩,四旁植树8万余株。果树以苹果、桃为主,面积200多亩。土壤植被以乔木类为主,灌木类较少,森林覆盖率达28%。

畜禽饲养过去多以家庭散养为主,进入21世纪以来,羊、猪、鸭、鸡、兔各种养殖专业户逐步增多,出现青山羊、波尔山羊专业户20余家,存栏量13000余只;养猪户30余家,存栏量8000余头;养鸭大棚130余个,存栏250000余只;鸡135000只,兔500只。

20世纪80年代末,小留镇工业除一些窑厂、小型手工业外,还没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随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2000年以来小留镇工业企业发展迅速,项目逐渐增多,涉及纺织、家用电器配件、养殖加工、食品、木业、化工、板材、钢材等多种领域,企业个数达到几十家之多。其中如投资1200万元的恒利纺织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平安电器有限公司,投资2200万元的泉林子鸭有限公司,投资700万元的多汁味食品公司,投资1800万元的金威二期贴面板厂,投资3000万元的闽盛型材有限公司等,都具有一定规模。同时家庭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主要有:梨高庄的沙发加工,郭吴朱的麻绳加工、马扎加工,郭楼的粉条加工,鲁谢庄的花生米加工,吴庄的门窗、马扎加工。

辖区内设有乡镇交通管理站1处,新建办公楼一座。菏鄄公路省道横穿小留镇南北,纬一路纵贯辖区东西,村村通公路里程达89公里。

小留镇设有邮政支局、网通营业厅、移动营业厅个一处。全镇固定电话普及率占总户数的28%,移动电话用户占总人口的8%。

小留镇商业主要以集市贸易为主,有集贸市场两处,一处是小留集贸市场,一处是马村集贸市场。小留集贸市场占地40亩,分别有大百货行、小百货行、鞋行、粮行、菜行、瓜果行、木料行、猪羊行,每月6次成集,集日平均交易额在50万元以上。马村集市场由于地理偏僻,只存在大小百货行、鞋行、菜行、猪羊行,日交易额在20万元以上。21世纪,农村集贸市场因受城区大中型批发市场因素影响,逐渐出现萎缩。

 

zxy0218(2015-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