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大黄集镇

家乡区县: 菏泽市牡丹区

1 地理位置
大黄集镇从地理上讲位于东经115°15′45",北纬35°4′15"。
2 沿革
1963年3月成立黄集人民公社,辖湾杨、杨帽头、宋庄、朱庄、安陵、岗李、张老庄、张集、郭寨、田海、周集、刘三门、徐庄、黄集、杨湖、于寨、何寨、耿寨、东赵寨、李七寨、黄集、后楼、聂庄、毕寨、沙窝赵、沙窝李、李八老、刘佰台、毕寨、孙赵寨大队,30个村庄。1968年3月经菏泽县委员会批准建立黄集公社革命委员会。1985年7月设大黄集乡,湾杨、朱庄、杨帽头、宋庄、岗李、张老庄、沟张庄、前张集、后张集、郭寨、田海、杨湖、周集、刘三门、徐庄、后楼、黄集、周庄、夹堤王、聂庄、孙刘庄、张海子、刘佰台、沙窝李、沙窝赵、毕寨、李七寨、东赵寨、孙赵寨、宋堤口、何寨、耿寨、于寨、寇家、李北、李南、杨斜、安东、安南、安北、安西、王庄、李南43个生产大队改建为村民委员会。1993年3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撤销大黄集乡改建大黄集镇,划出湾杨、朱庄、寇家、安东、杨帽头、宋庄、岗李、张老庄、沟张庄、前张集、后张集、郭寨、田海、杨湖、周集、刘三门、徐庄、黄集、后楼、夹堤王、孙赵寨、周庄、聂庄、李八老、刘佰台、沙窝李、沙窝赵、毕寨、李七寨、东赵寨、宋堤口、耿寨、于寨、何寨36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
3 行政区划
大黄集镇辖36个村民委员会,52个自然村,详细建制如下:   湾杨村民委员会由湾杨组成;朱庄村民委员会由朱庄组成;杨帽头村民委员会由杨帽头组成;寇家村民委员会由寇家组成;安东村民委员会由安东组成;安陵村民委员会由安南、安西、安北组成;张老庄村民委员会由张老庄组成;宋庄村民委员会由宋庄组成;岗李村民委员会由岗李组成;沟张庄村民委员会由沟张庄组成;前张集村民委员会由前张集组成;后张集村民委员会由后张集组成;郭寨村民委员会由郭寨、肖寨、吕寨3个自然村组成;杨湖村民委员会由杨湖组成;周集村民委员会由周集组成;田海村民委员会由前田海、后田海、杨庄、白寨、马府、苑寨6个自然村组成;刘三门村委员会由刘三门组成;徐庄村民委员会由徐庄、钮庄、张卜庄、宋庄组成;黄集村民委员会由黄集、沈黄庄3个自然村组成;孙赵寨村民委员会由孙寨、赵寨2个自然村组成;周庄村民委员会由周庄组成;聂庄村民委员会由聂庄、孙刘庄组成;李八老村民委员会由李南、李北、李东、李西、张海、王庄六个村组成;刘佰台村民委员会由刘佰台组成;杨斜村民委员会由杨斜村组成;沙窝李村民委员会由沙窝李组成;沙窝赵村民委员会由沙窝赵组成;毕寨村民委员会由毕寨村组成;夹堤王村民委员会由夹堤王组成;东赵寨村民委员会由东赵寨组成;李七寨村民委员会由李七寨、李树寨2个自然村组成;宋堤口村民委员会由宋堤口桩组成;何寨村民委员会由何寨、塔岗寺2个自然村组成;于寨村民委员会由于寨村组成;耿寨村民委员会由耿寨、小李家2个自然村组成;后楼村民委员会由后楼组成。
4 人口
(1)性别构成

1986年男女性别比为104.74,2005年为101.85,男女性别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有所改观,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有了进步。
(2)年龄构成

儿童少年阶段呈缩减型,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有效控制了出生率的下降。   青壮年属静止型,这一年龄段最稳定,变化不大。   老年呈增长型,医疗卫生、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延缓了人的寿命,老龄化日趋严重。
(3)文化构成

1986年:大学人数12 占总人数比例0.6‰   高中人数102 占总人数比例2‰   初中人数1200 占总人数比 例30‰   12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5600人。   2005年:大学人数97 占总人数比例2‰   高中人数260 占总人数比例5‰   初中人数1200 占总人数比例30‰   小学人数3000 占总人数比例80‰   形成这一比例的原因:国家重视教育,加大了教育投资,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有能力供养孩子上学。
(4)职业构成

一、二、三产业都有,以第一产业为主,占绝大多数,第二产业最少,第三产业正在兴起,从业人员越来越多。
(5)家庭状况

家庭户均人数越来越少,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户均人数为4.5,随着三人户和二人户的逐渐增多,2005年户均人数均为4。
(6)婚姻状况

未婚人数12300人;有配偶人数38000人;丧偶人数200人;   离婚人数30人;再婚人数20人;
(7)计划生育

A、大黄集镇有计划生育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站各一处,工作人员共有16名。   B、生育状况:正处于第四次生育高峰期。   C、1986—2005年期间共实行男扎手术3862例,女扎手术1027例,放环术4700例,人流术180例。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5 民族
A、居民绝大多数是汉族,只有土家族1人。   B、这里大多数居民是明朝年间从山西移民迁入,姓氏约200多种。

zxy0218(2015-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