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吕陵镇

家乡区县: 菏泽市牡丹区

行政区划
下辖41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1]

分别为:

1.吕陵村:(吕陵、刘李庄自然村)

2.朱海村

3.窦庄村(窦庄、侯庄、宋庄、崔街、冯街自然村)

4.高庄村

5.黄庄村(黄庄、赵宋潘、常刘寨自然村)

6.乔堂村(乔堂、王庄、董庄自然村)

7.小屯村

8.朱佛寺村(朱佛寺、张彩庄自然村)

9.靳庄村(靳庄、张庄自然村)

10.楚庙村(楚庄、楚庙、薛庄、李庄自然村)

11.洪楼村

12.双庙郭村

13.夏陈村(夏庄、陈庄自然村)

14.联新村(王疙瘩、郭海、司庄、许寨自然村)

15.郭斌寨村(郭斌寨、蔡庄自然村)

16.王寨村

17.东任寨村(东任寨、陈刘庄自然村)

18.西任寨村

19.孙大园村

20.陈集村

21.靳楼村(靳楼、武庄自然村)

22.杨庙村(东杨庙、西杨庙、杨辛庄、梁胡同、漫楼、北郭庄自然村)

23.贾坊村(贾坊、南孙庄、崔段庄、肖菜园、骡车王、五星自然村庄)

24.郭西堂村(郭西堂、孙庄、王庙朱、李堂自然村)

25.王楼村

26.陈庄村(陈庄、吴楼、王善庄、后王善庄、新庄自然村)

27.蒋庄村

28.庞楼村(庞楼、后王庄自然村)

29.算王村

30.葭密寨村

31.田寺村(田寺、晁楼、史庄、刘庄、王铁庄自然村)

32.肖老家村(肖老家、后桑庄、北张庄自然村)

33.侯庄村(侯庄、徐庄、赵庄、程庄、何庄自然村)

34.李庄村(李庄、侯海、高孙庄自然村)

35.司楼村

36.郝胡同村

37.周庄村(周庄、于庄自然村)

38.杨宦庄村(杨宦庄、李芦庄自然村)

39.晁庄村(前晁庄、后晁庄自然村)

40.郭庄村(前郭庄、后郭庄、西郭庄自然村)

41.桑庄村

2 经济发展
吕陵镇原来以粮食、棉花生产为主,通过结构调整,形成了水稻、瓜菜两大主导产业。2009年以靳楼、陈集为中心的水稻种植专业村,辐射带动了周边的杨庙、许寨等村,优质稻米已注册了“黄河”牌商标。以侯庄为中心的早春甜瓜种植专业村,辐射带动了周边的肖老家、晁庄等行政村。全镇落实瓜菜面积3万亩,水稻面积2.5万亩。

200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7.5亿元,到2011年生产总值达到13亿元,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54万元;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农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15%;粮食总产3.8万吨,增加0.8万吨;油料总产0.02万吨;水果总产0.08万吨,蔬菜总产7.5万吨;肉类总产0.5万吨;禽蛋总产0.07万吨;水产品总产200吨;全镇现有用材林8300余亩,防护林1100余亩,经济林800余亩,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林木覆盖率达32%;工业企业18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0.6亿元。

3 人民生活
公路通车里程210公里。营运性汽车308辆,其中营运客车8辆、营运货车274辆、出租车26辆。农用三轮车、拖拉机574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102部,推土机18台,挖掘机9台,农业机械总动力8.7万千瓦。集镇有线电视节目达38套,电话总装机达5400 部,建有移动电话基站10个,覆盖面达10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3270元,增长8%;农贸市场8处。

4 文化
普通中学3所(贾坊中学、吕陵中学、三军中学),在校生0.15万人。定点小学12所,在校生0.41万人。卫生院2处,卫生防疫保健机构1所,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2人。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25张,卫生技术人员85人,其中执业医师20人。

5 农业发展情况
吕陵镇按照“一瓜一稻”、“一大(蒜)一小(白甜瓜)”的种植业调整思路,大力推广“瓜—玉米—菜花”三种三收的种植模式,努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村,形成“一村一品”。2007年,我镇被评为牡丹区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目前,已形成以侯庄、肖老家为中心的早春甜瓜生产基地,现已普及20多个行政村,全镇早春甜瓜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

目前,瓜苗长势良好,吕陵镇将申请注册“透心甜”绿色无公害商标,在甜瓜品质和产后包装上下功夫,提高档次,增加收入。预计总收入达1.5亿元,仅此一项可增加农民纯收入1500元。

6 社会事业
吕陵镇文化古迹众多,火烧寺:相传,此地原有一寺院,名为金龙寺,又名火烧寺。明正德年间,皇帝游江南,路经金龙寺,降旨还愿,大太监刘瑾独霸朝纲,不让武将保驾,暗与寺院大和尚孔猛勾结,在寺内埋伏下刀斧手,企图杀死正德皇帝,夺取大明江山。因走漏消息,当地的武术教师艺人张大旗得知,迅速赶到金龙寺,杀死了大和尚孔猛,解救了正德皇帝,火烧了金龙寺,从此金龙寺变成了火烧寺。古老村庄葭密寨:该村为牡丹区境内最古老的村庄之一,也是菏泽市有文字记载最先出现的城邑之一。 据该村老人说,村内隅首处原有一小庙,碑文中有幽王十二年重修的字样。又相传汉光武帝刘秀曾路过此地,于小庙留宿。《竹书纪年》:“幽王十三年,鲁季孙会晋侯于楚邱,取葭密遂城之。”汉初在此置葭密县,至东汉初撤销,此后一直为村。至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围村筑寨,遂名葭密寨。据1980年地名普查,我区境内有7个村是明、清时期从该村迁出的。葭密寨在历史上,还是一个军事要地。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捻军杀死僧格林沁的葭密之战,发生在这里。

zxy0218(2015-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