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沿革:1986-1999隶属菏泽市,2000以后隶属牡丹区。
区划:1986-1991全乡设22个行政村,1988年东马垓回族乡撤并入胡集乡。1991年后,全乡设10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分别为:
胡集行政村(含朱庄、陈楼、胡集、老官店、西李屯、东李屯、李垓、北朱庄8个自然村)、
刘庄行政村(含魏楼、季刘庄、梁庄、安桥、姜庄、朱庄、大刘庄、邹口8个自然村)
尹集行政村(含东尹集、西尹集、西张庄3个自然村)、
图片
龙凤行政村(含龙凤、朱庄、郑店、李庄、北卞庄、北张庄、孙堌堆、前孙庄、后孙庄、南卞庄、冯庄、候庙、南张庄14个自然村)、
王屯行政村(含前王屯、后王屯2个自然村)、
黄屯行政村
徐庄行政村(含大徐庄、二徐庄、三徐庄、四徐庄4个自然村)、
毛庄行政村
尧王寺行政村(含高毛刘、李垓、魏庄、刘庄、高庄5个自然村)
2 人口
1、人口构成:1986年以来,按其自然发展规律是基本平衡,稍有差别。1986年至1988年由于计划政策宽松,大部分家庭要二孩,性别基本平衡。1989年至2005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一孩性别比基本平衡,二孩性别男孩高于女孩。2、年龄构成:属增长型。原因是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提高,寿命普遍提高,老龄化现象加剧。
3、文化构成:青壮年文盲已全部消除,存在少数半文盲,246人,只占全乡人口的0.7%,大学毕业2598人,占全乡人口的7.3%,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数有4006人,占全乡人口的11.5%;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有11643人,占全乡人口的33.1%,小学文化程度的为数有16670人,占全乡人口的47.4%。
4、家庭状况:家庭比1985年增加2500户,近9940人;全乡平均每户4人。
5、婚姻状况:未婚人数14998人(男7533人、女7465人),有配偶人数9103人,丧偶人数247人,离婚人数158人,再婚人数325人。
3 计划生育
机构:1986年计划生育设计生助理员1人、材料员1人、会计1人、计生网长4人,合同工随时组织小分队。1988年12月,公开招聘计生专职副书记、副乡长、计生专职人员,1994年转为全民所有制农民合同制,设专职副书记1人、副乡长1人材料员1人、会计1人、其它工作人员6人。2003年4月区组织重新招聘计生专职人员,胡集乡15人。计生办、服务站、计生协会、流动办。
生育状况:1986年至2005年,共生育男孩5376人,女孩4564人,共生育9940人。
计生实绩:1986年至2005年共男扎1290例,女扎2416例,放环2361例,流引产2000多人。
自然增长率:人口规律由以前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逐渐向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化。目前由于社会的进步,人口规律处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状态。1986年至2005年人口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5.85‰左右。自然增长率为6.15‰左右。
民族:全乡主要分布汉族、回族两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2.4%,回族中7.6%。
4 自然资源
概述
胡集乡地形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境内主要有洙赵新河、徐河、沙河三条河流。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徐庄、刘庄、东马垓三个行政村为粘质土壤。主要为落叶阔叶林为主,包括杨树、梧桐、国槐、柳树、榆树、苹果、梨、杏等。乡镇驻地绿化情况:乡驻地胡集村临220国道植树800棵国槐、柳树。村内植树7000多棵。村镇绿化率达到59.8%。
土地资源
全乡土地面积6.9万亩。2003年以来,对龙凤土地整理项目区进行了整理,共整理整平土地2850亩,基本维持土地增减平衡。
水资源
图片
年农业用水540万方,年工业用水300万方,家畜用水500万方。灌溉靠洙赵新河、徐河两条河流。北半部主要用地下水。
动物资源
自1986年以来,该乡大力发展畜牧业,家禽家畜总数不断攀升,2005年达到鸡40万只,牛208头,羊12万只,兔2000只。野生动物野兔数量减少,原因是大量使用农药,黄鼠狼数量也再减少,原因是人为大量捕杀。
植物资源
A、农作物种类:以小麦、大豆、玉米、棉花、花生为主。
B、树种:杨树、槐树、柳树、榆树等,尤以速生杨为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