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表明,距今14万年左右,肇庆已有人类活动;距今1万年左右,这里已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5000年前,肇庆的先民已有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编织业以及较先进的制陶业。境内的春秋晚期至战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影响的痕迹,也有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
前一段时间跟父亲聊天,谈及起家乡的一些历史景物和历史文化生活,我用我的生活观点和父亲争执着,慢慢的,就开始听父亲讲诉他们那个年代的历史,才发现,原来历史里,多得是我不知道的事······
父亲那个年代是睡觉是不用关门都不怕的,不会有人去你家偷东西或着干什么坏事。我以为是那个年代比较穷,其实是因为那个年代是生产队模式,大家都是为村里为生产队共同工作,况且那个年代的人们都很淳朴善良。那时是很少所谓的小偷、抢劫之类的。所以那个年代的人们关系也都是很好的,一条村里的人几乎都认识。不像现在的年代,远亲不如近邻,而近邻也都是各过各的,很少交集,人人都怕自己会遇到坏人,都怕别人的接近是有目的的不怀好意。
父亲那个年代出行都是靠骑自行车或走路。我家乡在农村,祖辈是农民,因此父亲小时候就会开始帮助家里卖菜,他们会骑车去很远的地方把菜销售出去,有时候就是带着一个馒头和水就能在外工作一天,骑车需要几个小时的来回,然而那些遥远的距离,对于十几岁的父亲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现在开车都需要两三个小时的地方,他们那个时候都是靠骑车或走路。
父亲那个年代上山砍柴以至于被困在山中是很正常的。肇庆是一个满城是山的地方,我们村就是在山脚上,父亲说那个时候他们都会自己上山砍柴,有时天气不好,下雨了或者迷路到天黑了,回不来了都是没有人会知道的,他们没有手机,无法时时与外界联系,也没法定位找地图,有些时候中午暴晒时穿着短袖上去,晚上下雨被困于山中就会冷得发抖,有些时候村里人会用手电筒上去找人,但天气真是极坏的时候,就只能看他们自己的命数和造化了······
听着父亲诉说着这些,我真的不敢想象那些场景,才发现我以为的美好其实并没那么好,其实过去的历史中,多的是我不知道的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