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一中

家乡区县: 汕头市金平区

1 金平一中
金平一中,全称“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是县境内唯一的全日制高级中学。前身是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春开办的“县立金平初级中学”,当年底,因中共金平特支发动武装暴动争取民族解放而停办。新中国诞生后的1957年成立并定名为“金平初级中学”,11月25日正式开学。1971年8月增设高中部,更名为“金平县第一中学”。1985年与自治县名衔接为“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05年9月初、高中分离办学。
学校坐落在县城西北,占地61.4亩,总建筑面积25720平方米;前瞰县城全景,背靠青山翠柏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平烈士陵园。校园环境优美,自然、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房屋、建筑物依山而建,总体布局呈水平梯田分布。规划规模为60个高中教学班3300名在校学生,264名教职员工。生源覆盖全县2镇12乡31.6万余世居民族及外来人口居民。现有34个高中教学班近1700名在校学生;有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28人,中学一级教师58人;图书室藏书3万余册、阅览室订有报刊杂志200余种,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校园办公局域网建成使用;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开通。
誉享省内外的生物标本室有珍稀动植物标本230种750余件。许多标本因该物种已灭绝而成为“绝版”,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科研价值。被称为“金平一中的‘镇校之宝’”。2004年10月,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金平自治县林业局又从保护区内划拨了300亩山林归属学校保护管理并种植热带、亚热带代表植物活标本,以供学生科研及劳动实作之用。
学校先后荣获云南省“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红河州“青年文明校园”、“绿色学校”等殊荣;党总支21次获县级“先进基层党支部”;工会多年被县总工会评为“先进职工之家”;9个教学班获省级“先进班集体”;5名教师获“红烟园丁奖”;3名学生获“红烟桃李奖”;9人分别获得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勤工俭学先进个人”等殊荣。开展“自主发展教育”、“学习策略研究”、“目标教学”等国家、省、州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自主发展教育实验研究”结题验收并获科研成果一等奖。科技教育在生物探索与发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生论文《树虫修的发现》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一等奖(获金牌一枚);“金平巨树虫修”的发现,填补了世界物种认识的一项空白。师生标本、论文40余人次在国家级、省级获表彰。每年举办 “弘扬人文精神,创建特色学校”主题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
高考成绩历年来高居红河州边疆县前列。 继2003年取得建校以来最好成绩之后,四年来,高考成绩呈直线上升,连年打破历史记录。
2006年,454名考生中,180人达到大学本科录取分数线,其中,全国重点大学人数超过红河州边疆六县中另外五个县之总和;达到专科录取分数线的有142人。上线率达70.9%,位居红河州前列、边疆六县第一;攮括了理工类边六县应届生前五名;摘取了文史类边六县应届生第一名桂冠;98人参加英语口语测试,过关94人;13人参加艺术、体育类专业测试,12人达到本科录取线。
理工类考生李明轩以总分672分列全州应届生第一名,成为金平县有史以来考入全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第一人,也是当年清华大学在红河州录取的唯一1人,郑盛、肖泽俊、段诏、李连炫四人分别以623、598、568、567分列边疆六县应届生第二、三、四、五名。文史类考生张洁取得总分571分,居边六县应届生第一名。
继2001年的刘冰粼、2005年的刘宗营两位学生之后,2006年肖泽俊荣获红河州学生最高奖项——“红烟桃李奖”,数学教师、副校长邓绍锋同志成为当年红河州边疆县唯一的“红烟园丁奖”获得者。

方菱(2015-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