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场区:
宜都
历史
宜都市是湖北省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中部地区正在快速崛起的中等城市。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排名142位,中部百强县市第16位。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排名166位。2006,2007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一名,2008,2009,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二名。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上锁巴楚山地,下引江汉平原,长江清江环抱,巴楚文化交融,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美誉。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7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改称宜都市。现辖7镇2乡1街道、2管委会,总人口39.6万,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
宜都市是湖北省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中部地区正在快速崛起的中等城市。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排名142位,中部百强县市第16位。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排名166位。2006,2007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一名,2008,2009,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二名。
产业结构
对沿江平原、中部丘陵、南部山区进行了重点规划,沿江平原地区以城镇带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为主,中部丘陵地区以发展旅游业和高效农业为主,南部山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
1、 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医药化工、电子、建材、食品加工四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能源、纺织、机械三大传统产业,形成了“4 3”工业经济特色板块。
2、 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全市规模企业达到105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8家,其中过10亿元的3家,过5亿元的4家。
3、 形成陶瓷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四大分区
4、 创建1个国家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个省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51个科技中介服务机构,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5、 发展柑桔、茶叶、畜牧、水产四大特色产业,建成23万亩优质柑桔、7万亩优质茶叶、70万头生猪、18万只山羊、1万吨清江鱼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了人平拥有1亩高效经济林的目标。
基础设施
宜都市围绕“工业强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以开展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基础设施日益配套,先后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城市绿化先进集体、湖北省级文明城市、湖北省级园林城市、湖北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三届在湖北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竞赛中位居县市组第一名。
特产区:
土老憨
主导产品三大类,精品宜都蜜柑及深加工产品系列;调味品类(蜜橘调味醋系列、鱼鲜酱油系列、豆豉酱系列);休闲食品类(清江野渔系列、陈皮蜜饯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三峡十大特产,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和湖北名牌产品,畅销沃尔玛、家乐福、中百集团、武商集团、上海百联等国内外知名超市以及北京、上海、武汉、宜昌等20多个大中城市和农产品市场,精品宜都蜜柑连续四年销进北京中南海,优质宜都蜜柑出口到俄罗斯、中欧、东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12年集团实现产值15亿元,创造利税7800万元。
宜都蜜桔
宜都蜜桔是宜都柑桔的主产品,面积有近10万亩,产量近10万吨。其中,温州蜜柑面积达7.1万亩,1999年柑桔的年产量80010吨,主要产于红花套、高坝洲等地。尤其是光明13、光明27号被省定为早熟优良单株。由于柑桔酸甜适度,着色鲜艳,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红花蜜柑”牌、“横碛”牌水果声望越来越高,国家有关专家将宜都列为温州蜜柑最适宜区。
人物区:
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和近代大藏书家。1839年6月2日,杨守敬生于宜都陆城一个商人家庭。他11岁习商,自幼好学,19岁参加府试,五场皆第一。24岁中举人,25岁进京应会试,七试皆不中,开始厌倦科名而专心著述。42岁应召赴日本国任驻日钦使随员。46岁回国就任黄冈教谕。61岁担任两湖书院教习,三年之后为勤成学堂总教长。光绪二十九年(1903)开经济特科,杨守敬前往应试名居第一。68岁时被选任安徽霍山知县。杨以“年老,不耐簿书”而辞之。次年,被咨举为礼部顾问官,曾参与<湖北通志>纂校。民国3年(1914)袁世凯聘其为顾问,杨虽多次拒绝,但还是被迫迁居北京,任参政院参政。民国4年(1915年1月9日)逝世。葬于宜都龙窝。2006年05月25日,杨守敬故居和墓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杨守敬一生具有多方面的成就,尤以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对我国正史地理志和其它地理著作,都曾深入研究,撰写、绘制了十余种历史地理著作和72幅历代沿革舆地图。他的<隋书地理志考证>和抄补<太平寰宇记>缺佚,备受世人称道。他与门人熊会贞历时数十年,写成《水经注疏》巨著。其舆地学被称为清代三绝学之一。
杨守敬爱好训诂,注重金石考证。同时又精于书法,在武汉、天津、上海等地都曾留下他的墨迹。杨在日本期间,有不少日本学者名士常来造访,向他学习书法。归国后,还有日人远涉重洋前来受业,被誉为“日本现代书道之父”。晚年,守敬之字,声誉大起,求书者踵接于门。他于楷、行隶、篆诸书俱长,其书论有《学书迩言》、《楷法溯源》等六种。杨守敬有藏书数十万卷,海内孤本逾万卷。所藏之书,1926年移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陆逊
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扬州人。三国时期著名[u治家军事家[/东吴丞相,历任东吴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吴大帝权兄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于公元222年率军与入侵东吴的刘备军作战,以火攻大破之。后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葬于苏州,至今苏州有地名陆墓。
吴国自开创江东以来,先有周瑜、鲁肃、吕蒙,后有陆氏父子,皆为世之名将。而周瑜之赤壁、吕蒙之江陵、陆逊之夷陵、陆抗之西陵(参见西陵之战)及鲁肃之畴谋,也为世之奇策。而众人皆文武兼备,风流儒雅,而非一赳赳武夫,则更为难得。 周、鲁、陆皆为江东大户,孙氏政权立足江东,对江东大族由最初的屠戮到而后的任用,才使诸人得以成其功名,同时也使吴国得以长久不败。 “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新版三国中的陆逊 邵峰饰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在讨伐山越暴乱时,他巧设疑兵,多建部队番号,乘夜进入山谷,到处鸣起军号鼓角之声,造成有干军万马的声势,从心理上瓦解了叛军。然后一鼓作气勇猛进击,终于用很少的兵力平息了几万人的山越暴乱。 巧夺荆州一战,他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全力对付曹操。这样,吕蒙才得以兵不血刃轻取荆州。 夷陵之战时,陆逊则又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战略方针。刘备十万之众来势凶猛。陆逊则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待蜀军锐气顿减之时,陆逊巧用火攻大获胜利。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 陆逊虽置身行伍,却还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谋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1]。他建议孙权要象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这些主张说明陆逊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
风景区:
谜语村
湖北宜都市清江边高坝洲镇,有一个迷语村落——林青寺村。村叫寺,其实不是寺,但却比寺更神秘。
这是个千余人的小村落,其独特的民间成就却令人瞩目。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庄稼人创作了大量的迷语和迷歌,这个村从百岁老人到学童,都是迷语和迷歌高手,据资料介绍,至今全村已经收集、创作迷语近万首,代代相传,保留至今。村子获得“中国谜语村”命名,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青林寺村建于盛唐,历史悠久。青林寺东望荆楚大地,南接武陵余脉,村内半岛环湖,千顷碧波荡漾,万壑群山溢翠。穿村而过的施南商道自古就是古代巴人与汉族商贸往来的重要门户,清江“十二滩”中最险要的柳津滩,就位于青林寺村的赵家坪。这是一个古代汇商的停靠码头。古时如遇山洪暴发,江水骤涨,上溯下行的船只均要在此卸货转运或就地加工。于是,形成了一条具有典型明清建筑特点的临江水街,商贾云集,生意兴旺。
青林寺村为了拓展迷语创作的新领域,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笔会,吸引省内外数百位专业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术工作前来采风、研讨。该村由古寺、宝塔、碑林等组成的青林寺村落的景点群;亭台楼阁、码头、乌篷船、茶坊、酒肆组成的明清水街景点群;谜语宫、谜语长廊、民俗文化广场等组成的民俗文化景点群;港湾风情景点群、渔耕文化及美食文化景点群等都具规模。一个定位于“行绿色之旅,探古村谜韵”的旅游名村呼之欲出。
“谜语村”名不虚传,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使名不见经传的青林寺村名声响彻省内外,成为全国有名的民间文化村。如今,村里依托迷语文化,招商引资,建起了全省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还有与青林寺谜语相关的不少旅游文化项目。
如果你在春节前后走进迷语村,那么你会看到又一种景象。无论是在田间、火垅旁、学校里,大人小孩都在猜迷,他们开展即兴擂台赛,名题创作等,红红火火的,会让进村的每一个人大开眼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