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白洋淀景区

家乡区县: 保定市雄县

白洋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北省中部,是河北第一大内陆湖,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南距石家庄189公时,北距北京162公里,东距天津155公里,是京津冀腹地。

白洋淀汇集了上游自太行山麓发源的9条河流之水,形成一片由3700多条沟渠、河道连接的146个大小湖泊群,湖群中岛屿和湖畔分布有36个村庄。湖中除了沟渠中可以行船,秋季芦苇收获后,淀水一片汪洋。夏季芦苇密集,水道形成苇墙中的迷宫,其景色非常独特,宜人,所以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位置境域

白洋淀景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分属保定市的安新、雄县、容城、高阳以及沧州市的任丘五个县管辖,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南距石家庄189公时,北距北京162公里,东距天津155公里,是京津冀腹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8°44'-38°59',东经115°45'-116°26'。

地形地貌

白洋淀景区位于太行山东麓永定河冲积扇与潴沱河冲积扇相夹持的低洼地区,是华北平原常年积水的较大湖泊。上承大清河南支的潴龙、孝义、唐、府、漕、瀑、萍等大小河流的洪水和沥水,自西向东,由南向北构成扇形河网,汇流一处,形成天然洼地。淀内主要由白洋淀、马棚淀、烧车淀、藻苲淀等大小不等的143个淀泊和3700多条壕沟组成。构成了淀中有淀,沟壕相连,园田和水面相间分布特殊地貌。

白洋淀景区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上游九河、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白沟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白洋淀的水域构造独特,它既有异于中国南方的内陆湖泊,又不同于北方的人工水库,它不是连在一起的一片汪洋,而是由多条河流将各个淀泊连在一起,从而形成沟壕纵横,河淀相连,芦荡莲塘星罗棋布,一个个淀泊既相互分割又相互联结的布局。

气候特点

白洋淀景区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干燥度1.40),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大陆度64.3),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寒冷少雪。平均气温12.1°C,日照2638.3小时,无霜期203天。平均降水量5522.7毫米。

植物资源芦苇

白洋淀景区常见的大型水生植物有47种,包括21种挺水植物,7种浮叶植物,4种漂浮植物,15种沉水植物。淀区水域辽阔,形成了以莲花、芦苇、芡实、菱角等水生植物群。

陆生植物主要以阔叶树种为主。常见木本植物有杨树、柳树、刺槐、苹果等,草本类以菊科、豆科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等。

藻类植物共9门,11纲,26目,55科,142属,406种,27变种。优势科包括鼓藻科、舟形藻科、色球藻科等13个科,包括了70属292种。

动物资源丹顶鹤

白洋淀景区内分布有14种哺乳动物,隶属5目8科12属,均为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区内分布有197种鸟类,其中夏候鸟78种,留鸟19种,旅鸟88种,冬候鸟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即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白鹤(Grus leucogeronus)、大鸨(Otis tarda)、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白额雁(Anser albifrons)、蓑羽鹤(Grus leucogeronus)灰鹤(Grus grus)、大天鹅(Cygnus cygnus)、鹊鹞(Circus melanoleucos)、长耳鸮(Asio otus)等26种。

区内鱼类资源丰富,有54种,以鲤鱼、黑鱼、黄颡(甲甲)为主,其中以鲤科种类最多,共计30属34种,占白洋淀鱼类总种数的62.96%,数量最大的有鲤鱼、鲫鱼、黄鳝、鳊鱼等。

此外,白洋淀常见的底栖动物有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共38种,优势种类是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田螺数量最多。

Monika(2015-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