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首都网络安全日”认知网络安全必要性

家乡区县: 大武口区

在一年一度的“首都网络安全日”即将到来之际,公民们在享受网络缔造便利生活的同时,关注网络安全也同样重要。数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北京备案网站数量多达90余万家,网民数量突破1600万人,上网普及率达75.8%,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之都”。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需求也居全国之首。一般意义上的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无论对于国家机构还是社会组织乃至公民个体来说,网络时代几乎改变了既往的一切,网络应用基本和社会生活中的所有范围都有具体的联系,上至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下至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都不能离开网络连接给与的必要支持。
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已成为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信息网络成了国家的命脉之一。可以说,网络以其特有的空间和方式,迅速而有力地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甚至改变着人类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因此,可以说网络空间安全攸关一国命运,同时也攸关普通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甚至生老病死。网络对于国家,机构,各种社会组织以及不同的群体、个人如此重要,那么维护网络安全性问题对于各方面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事之一了。
人们对网络信息交流运用在社会生活上的基础作用应当是共识,因为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冲破传统地域界限的新的活动空间,人们在这个网络空间里逐渐形成新的生活方式、社会规范和思想意识,并创造出新的网络空间和网络文化,这种被网络改造了的新的社会形态,就是网络社会。这种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广泛渗透到国家的政治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生态。随着计算机网络逐渐渗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传递信息的能力和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广泛地渗入到人类社会的经济领域之中。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赖以正常运转的依托,其安全、持续的有效运转成为维系国家经济秩序运行的先决条件。
利用信息互联网络可以使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管理决策、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人际交流、国际交往、体育娱乐以至家庭劳作实现高度的现代化。在信息时代,与农业社会依赖农具和工业社会依赖机械进行生产和生活相比,网络社会将依赖信息网络进行生产和生活,普遍采用网络技术使现代人类社会的物质产品空前地丰富多彩,充分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那么人们处于网络时代,必然面临着网络时代所产生的一切问题,实际上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首要问题。关注网络安全逐步成为全民共识是大势所趋,所以“首都网络安全日”的设立可以说是顺理成章、必然出现的事物。
从国家利益角度讲,网络不仅已成为打破国家疆界、沟通全球信息、影响国际国内事务的有效工具,更关键的是网络已成为一国赖以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可以负责任的讲,网络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既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倍增器,也会是一个国家在战略层面的命门与死穴。一个国家网络建设得越发达,在尽享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它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就越来越高,所受到的网络攻击的威胁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往往是在最强大的网络优势中,潜藏着最脆弱的网络环节。未来战争敌对国家完全可以通过摧毁国家经济赖以运转的网络系统,令敌国的国家和社会陷入瘫痪状态。
当今,互联网以开放、共享、多向、交互为特点,向全球各个角落以几何级数扩张,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重塑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形态。因此,人类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度达到空前的程度。任何进入网络社会的国家,离开了网络将无法正常发展,甚至无法生存。因此,一旦关系国计民生的任何领域的网络系统出现网络瘫痪,造成的损失可与核攻击相比。网络空间短短几年就已渗透到金融、商贸、交通、通信、军事等各个领域。这个空间是一种新的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领土、领海、领空具有同等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网络主权与领土、领海和领空主权同是国家主权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空间受侵犯,也是国家主权受侵犯,它的严重性丝毫不亚于领土、领海或领空受侵略。
纵观历史,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同时就对应有什么样式的军事形态。而军事形态特别是战争形态,往往代表了它所处时代的最先进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网络时代的到来,推动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加速转变。
对于网络的关键性,国家领导人早已非常重视,习近平主席在去年就提出过要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并强调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由此看出,网络安全就是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从普通人的社会生活角度讲,网络安全是信息化时代正常生活的最基本保障,也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犯罪概念已有几十年历史,其危害性已经是普遍性问题,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也成为主要矛盾之一。
在一般商业领域,互联网安全问题同要突出,全球电子商务时代已然来临,在带动国内互联网经济的同时,国内各站点也在遭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攻击的“围追堵截”。保障网站安全是网民访问各类互联网站的第一前提。从网上银行被克隆、用户资金被盗取到蠕虫、木马、钓鱼网站、恶意软件的侵扰,网购安全问题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我国B2C、C2C网站的站长们也开始为自己站点上用户的网上交易忧心忡忡。许多站点在防火墙配置上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忽视了这些权限可能会被其他人员滥用。网络入侵的目的主要是取得使用系统的存储权限、写权限以及访问其他存储内容的权限,或者是作为进一步进入其他系统的跳板,或者恶意破坏这个系统使其毁坏而丧失服务能力。
另外,对于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当前网络和信息安全由于已超越专业技术层面,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也成为我国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确保我国网络安全,必须有所作为。对于在网络上肆意发布虚假不实信息,谣言等等早已司空见惯,这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困扰,这直接影响了社会大众的心理安全,而这也属于网络安全的基础范畴,所以应运而生的网络执法也自然而然跟进产生,这既是法治建设的跟进,更是为执法机构为人民服务的必要措施。

乔丽莹(2015-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