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城市形象策划设计时,除了要注入“阳光文化”元素以外,第二个要注入的文化元素当然是我市的石文文。说实话,温岭的石头,并没有独到之处,它既不是宝石,也不是玉石,甚至连大理石也不是,那为什么我们温岭人对并不珍贵的石头倾注了那么多的热忱,并且要将其当作整个城市对外形象代言的文化元素呢?
就像“阿里山姑娘美如水”唱的其实不是阿里山的姑娘美,而是唱阿里山的水美;“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两只眼睛真漂亮”唱的也不是达坂城姑娘的辫子和眼睛,唱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达坂城妇女为搭救路经此地时得了重病的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的那颗纯朴而善良的心灵一样,温岭的石文化,并非单纯赋予温岭石头以高贵,而是温岭人对本地的石山、石人、石硐具有独特的自然亲爱和人文亲爱。
在温岭境内,最著名的石景文化有三处。
一是“空中花园”方山顶。
方山是西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巨形火山岩带中具有代表性的发育完整的古熔岩地貌,地貌形态丰富,山顶古熔岩坚硬如台,四周被陡崖围环,远观山体雄伟,如桌如台,千仞绝壁,奇峰罗列,山顶坦荡开阔,面积七百亩,四季山花烂漫,潭水青碧,马尾松千姿百态,奇秀无比。这种典型的流汶质火山岩台地景观,不仅具有火山岩台地雄伟壮观的气势,更兼有丹霞平台的玲珑秀丽。犹如一座天然“空中花园”,可以与南非开普敦桌山媲美。
二是望眼欲穿石夫人。
石夫人位于温岭市区内的五龙山上。山峰之巅,挺立奇峰,擎天独立,秀出白云外。她那俏立山冈的倩影,高高上卷的发鬓和悠然远眺的眼神,深沉无声地向人们传述着她那向往自由、爱情和幸福的坎坷人生。这是大自然神奇造化的杰作,是石之风化进而转为石之人化的典型。
三是鬼斧神凿长屿硐。
如果说,方山和石夫人山是上帝赐予温岭的天然杰作,那么,长屿石硐则完全是千百年来温岭民众一斧一钎人工凿出来的硐天石窟。硐天风光独特,洞体随岩性而变,形态十分自然,犹如石钟,四壁如桶。多洞相连,洞洞生奇,曲折回环,幽深奥秘,透空如天窗,峭壁横切似长廊,形成奇妙的天然壁画。“虽由人凿,宛自天开”。充分体现了温岭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神奇妙想的创造力,是最经典的石文化。
面对上天和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石文化遗产,我们现代人必须要在将其保护好、传承好的同时,还要将其自然和人文内涵作进一步的挖掘和运用,赋予石文化时代特征和科学特色,创造更多更强更优的温岭石文化,使其服务于温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今天,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弘扬温岭石文化的绝佳机遇和载体——把拟建的九龙汇田园风光区设计打造成“中国·温岭石桥文化主题公园”。
第一,现代公园设计建造,必须赋予其主题文化。没有主题文化的公园就像一杯白开水,能解渴,但无韵味、无魅力。一个城市如能设计创造出一个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而又独具特色的主题公园,就有可能将这个城市随同这个公园扬名天下,同时也有可能随同这个公园富甲一方。如美国的迪斯尼公园、法国的大铁塔公园、深圳的“世界之窗公园”、杭州的“宋城公园”以及拟建中的重庆“性文化主题公园”等等。
第二,现代公园强调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的高度结合与统一。由于地势水流的自然作用,在九龙汇形成了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渭渚(平原小岛屿)及曲折无形的河流自然田园风光生态区,利用“桥”这个特殊文化纽带,将其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有机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主题公园。既可以充分展现自然美,也可以充分表达人文美;既可以保护节约十分宝贵的土地、河流资源,又可以赋予九龙汇田园风光以“活的灵魂”。同时又可为九龙新城区提升品位、创造品牌。这是一种在利用第一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第二自然”的高超功法。
第三,“石桥”是建筑艺术中的一项瑰宝。石桥文化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桥梁之科学的理性,高超的技术和浪漫的艺术想像,充分表现在桥梁的科学美、技术美和艺术美上。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它包含着中华民族努力掌握自然奥秘的探究能力,体现了先民们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凝聚着深厚的人文内涵。用“桥”作品主题文化公园就是弘扬中国文化。
第四,精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不同时期最具特色最经典的百座石桥,按不同功能科学布局、艺术加工,设计建造在九龙汇田园风光区,贯通数十个大小渭渚,既是实用通车通行的石桥,又是艺术观赏的作品,成为全中国独一无二的石桥博物馆,成为温岭第四个石文化景区——中国·温岭石桥文化主题公园。
第五,因为每座石桥都有当时当地的地理、历史、人物故事,都有设计、建造、功能、工艺故事,都有风格、风采、风度故事。如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西安的古灞桥、洛阳的天津桥、西湖的白堤桥等,都具有“盖杀怒水”、“卢沟晓月”、“灞桥折柳”、“津桥揽月”、“断桥残雪”等十分精彩的动人故事。有的名桥还有名人撰写极其珍贵的桥名、桥碑、桥联,如福建晋江3000多米长的安平桥,桥上有一副对联云:“世间有佛同此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我们可以把这些故事和名作雕刻在石碑上,矗立在每座桥的桥头堡上,这一百座桥就成为一百幅历史画卷,也成了一百幅艺术作品。百桥如百画,桥桥扣人心,画画沁心脾。百桥园又成了“百画园”。让所有游人顿足注目,遐想去吧……
第六,在九龙湖四周临湖,设计建设全世界不同风格最经典的一百座别墅,成为世界别墅博物馆。按现有房价,这一百座别墅至少可创收30亿元,完全可以满足桥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经费。到那时,中国·温岭桥文化主题公园内,百桥争艳,百墅斗奇,温岭城市该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在通过石桥连接数十个大小不同的渭渚内,要大面积地种植各类名树名花,使之成为不同类型的植物园、花卉基地。同时合理科学地开发成文化、商务、游玩、休闲基地。在文化方面可以设置王居安纪念馆、戴复古雕像群,谢铎文阁楼,戚继光亭院,王伯敏书画院,郭修琳画廊,名人石碑石雕石刻艺术长堤等,使我市的文化品位和素养在实体上得到大幅提升。
在商务、游玩、休闲方面,可以设置法国风情购物街、荷兰风情美食街、威尼斯风情水街、两岸风情咖啡街、便利金融街、会务商务酒店、休闲假日酒店等。在游乐方面可以设置水上快艇吧、湖面慢摇吧、九龙观鱼吧、渭渚江南茶吧、快乐电子吧、康乐老年吧、水上迪泳吧等等。同时对九龙汇周边几个村居点也赋予人文名字,比如起名为九龙港社区、星海湾社区、平原岛社区等。
届时,中国温岭桥文化主题公园将游人如织。温岭的旅游业、第三产业将会得到大幅提升,甚至可以推动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届时,到江浙的游客,必定要游苏州古城、杭州西湖、温岭桥园。届时,石文化、桥文化远扬四海。温岭不想扬名恐怕也难了……
综合本文和前文《关于阳光文化》的观点:
第一,在此次城市形象策划设计时,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我市独有、独特、独尊的阳光文化和石文化,打造温岭别具一格的城市形象。
第二,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我市的阳光资源和山水石资源,在市区建造“中国·温岭曙光钟塔”和“中国·温岭石桥文化主题公园”,把这些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
第三,我们应该具有跨越时空的思维,把“中国·温岭曙光钟塔”和“中国·温岭石桥文化主题公园”,打造成百年文物、传世之作,使其成为温岭永久性的城市形象标示和城市名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