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清位于东海之滨,是路桥通往海上的重要港口。金清早在抗战初期就建立了党的组织,解放战争开始后党的活动又得以恢复,并于解放前夕建立了一支党领导的区武工队。
1949年2月,中共椒南工委根据形势需要,建立了金(清)横(河)区工委,由黄达森任书记。3月,椒南工委决定建立区武工队,由区委委员李言定任队长,张仙保任副队长,黄达森兼任政治指导员,利用区委委员徐德洪原为金清镇长、现仍握有实权的有利条件,先在金清联防队里挑选十多人为内定武工队员,由李言定、张仙保直接掌握,一支由我党领导的地下武工队诞生了。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党浙江省政府逃迁宁波,浙南行署逃迁海门,在台州地区滥发番号,一时间黄岩境内特务、土匪多如牛毛。
匪“京沪杭反共救国军”第十三纵队副司令兼三支队长王菽冰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特务头子,窜到台州以后,在临海、黄岩、温岭三县招兵买马,妄图建立以金清为中心的反共根据地。6月初的一天深夜,李言定、张仙保带领全体武工队员在分水二塘不费一枪一弹生俘王菽冰及手下骨干13人,缴获手枪3支、印信、关防、委任状、花名册等,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反革命气焰。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武工队由地下转入公开,成为一支装备精良的革命武装,有20余人,短枪5支、步枪10多支、冲锋枪2支。6月21日,李言定获悉驻在下梁相国寺的蔡老麻股残匪准备夜间渡江到温岭投靠“京沪杭反共救国军”。
区工委决定围歼这股残匪,张仙保带领部分队员把守金清闸,李言定、黄达森率其余队员埋伏在相国寺对岸的三角渡。该夜9时许,匪徒摇船过江,我武工队员众枪齐发,打得匪徒船翻落水。此战击毙匪大队指导员以下16人,全部枪支、弹药沉入江底。
7月上旬,匪“江浙反共自卫军”第三支队李赞卿部窜到金清腰塘、分水,区委当即将情报向我当地驻军——21军62师168团汇报。7月11日夜,168团二营由张仙保带路,区委领导率武工队协同配合,兵分两路奔赴金清,同时向匪支队部发起进攻,歼敌24人,缴获长短枪30余支。
7月12日,金清获得解放。武工队改组为金横区中队,相继捕获了匪“青年反共救国团”台州分团军需主任徐衡和漏网匪徒。
同时配合区委,分别在金清镇和下梁、安宝、镇山等乡收缴原乡保队及富户、伪职人员家中的长短枪300余支,极大地维护了建国初期黄岩东部地区的稳定。
最近在参加网络营销能力秀,欢迎来主页看看!
http://wm23.cn/mu_mu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