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初建
历史上邢台周围是一个罕见的大泉区,这里曾水涌百穴、甘露争溢,形成“环邢皆泉”的天然奇景,达活泉即为其中的名泉之一。关于达活泉的最早文字记载,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见于二十四史的《晋书·佛图澄传》。书中记述了达活泉干涸后,高僧佛图澄燃香念咒、敕龙取水的故事。虽然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但与园中碑刻上“达活泉在后赵时曾一度干涸,后又复出”的记载暗若相合。宋咸平年间(公元998年至1004年),邢州刺史柳开浚在泉北建亭植柳,加工修饰,辟为景区,遂使达活泉成为一郡之胜。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泉水骤伏,时隔六年,泉水复出,故又名“再来泉”。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郭守敬,曾在此引泉筑渠,以通舟楫,灌田园。清代达活泉被列为“邢台八景”之一。民国八年,军阀王怀庆在泉南建私家花园。
修缮重建
解放后,这里曾一度作为荣军休养院的后花园。1964年园林处在达活泉设常年绿化管理小组,种植树木、整修道路。1968年园林处在此成立达活泉管理处,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1977年达活泉公园简易开放。1984年再次征地扩园,并在园内建郭守敬纪念馆;此后,达活泉公园一直处于前园后圃的格局和边开放、边建设的状态。2004年,邢台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对达活泉公园进行了全面改造建设。改建后的达活泉公园面积达980亩,成为全省城区内较大的公园之一。
最新建设
活泉公园改造工程旨在把公园的沿湖周围营造成夜景带、风光带,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公园功能。改造工程包
达活泉公园
括公园沿湖亮化、游路铺装、东扩绿化和健身器材安装四部分。目前,公园沿湖亮化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共完成3座景桥、5座亭子、1个岛和1座码头的亮化工作。公园亮化建设中,强调以自然为主,使人工和自然充分融合;以衬托特色、显示个性为标准,不求大,但求佳。在灯光的使用上,坚持够用适度的原则,利用原有的太阳能庭院灯照明基础,重点安装了轮廓灯和射灯。整个沿湖风光带将突出制高点和重要建筑物的轮廓亮化,达到“点”、“线”、“面”相结合,巧妙地将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不仅赋予了公园灵秀,更带动了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同时,为方便市民游玩,有关部门还在达活泉公园南门东侧林中新添了乒乓球台、单双杠、天梯等200套健身器材。此外,达活泉公园游路铺装工程也已基本完工,共铺装完成丁步路15条、青石板路21条,安装路缘石1571米;公园东扩绿化工程累计栽植落叶乔木1248株、常青乔木244株、落叶花灌木3200株。
现在的达活泉,造型新雅、布局巧妙,把新貌旧景结合得错落有致,越发使这一历史名泉,更加有名,虽非仙境,胜似仙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