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店非黑,赫赫有名

家乡区县: 安徽省无为县

在无为县城往西六公里处,有一名为赫店的小镇,是无为之“西大门”。

相传很久以前,在县城通往开城桥的道上,有个叫邵家巷的村子,开有茶馆、饭馆、旅店,供人歇脚。常言道:人到凉亭要歇脚,马到凉亭要吊阴。村口有一片黑松林,树木繁茂,阴暗幽深,常有歹人在此剪径。此外林中还有家两兄弟开的饭店,专以揽客为名,干些蒙汗药酒翻人和人肉包子等杀人越货勾当,是名“黑店”。后来恶人两兄弟死了,村里其他店主便以“赫”易“黑”,说“黑店非黑,赫赫有名”。这便是赫店地名的由来。从无城南门江西桥乘船,溯永安河水上行六十华里到开城,仍可想象出昔日水路沿岸的无限风光。

“中国保姆出安徽,安徽保姆出无为,无为保姆在赫店。”赫店曾是劳务输出较多的乡镇,尤其是从事保姆这一行。当时一些姑娘出去的想法是:“添点衣裳,赚点私房,置点嫁妆,积点家当。”如果说这是最初保姆进城的小农意识,那后来她们却怀揣着学本事、找路子、办厂子的大发展思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无为有二十万人外出务工,其中一项是做板鸭生意,而掌管板鸭技术的多半是保姆。从东北,到西南,从高原,到海边,即使在鸭绿江和乌苏里江桥头,也能见到无为人卖板鸭。民工潮、创业潮到“凤凰巢”,保姆进城是绽开在诸多潮头一束奔放的浪花。

据《安徽无为县小志》记载,城西有小泊,广数百亩,灌田数十顷。它就是现今赫店镇占地五百多亩、灌溉近万亩的水源地“苏塘”。

相传,明代有个禅师从渤海国南苏城云游到此,在此建庙,定名“南苏寺”。禅师宽仁慈善,寺庙香火旺盛。有一年,久旱不雨。百姓烧香求天开恩降雨却毫无效果。禅师急得一病不起,还不忘诵经祈祷。这时,忽然有个大脚妇人进庙歇脚,禅师将大旱灾情相告,妇人略施仙术,将一钵清洌甘泉呈现在禅师面前。禅师见状,惊讶不已。启唇伸舌轻沾了一下便推开盂钵,老泪纵横地说:我饮了,村里百姓怎么办?大脚妇人道:你为百姓求天祈雨都累病了,你的仁德上天知晓,就饮这钵水吧!禅师仔细端祥大脚妇人,觉得她面相不凡,疑惑是天仙下世。遂双膝跪地,双手合十,求拯救苍生! 大脚妇人将禅师扶起走出寺庙。只见大脚妇人手指着开裂土地,念念有词,腾身而起,跃上云头,飘飘而去。须臾,皱裂的隙缝里,先是浸出一些水珠,而后便汩汩流淌,后来如喷泉涌出,水流淌了三天三夜,直至形成占地二十多公倾的湖泊。霎时,四邻百姓望空而拜,感谢上苍降福消灾。禅师凝望浩瀚湖水,深感乃国泰民安之兆,遂高声颂曰:“国风蔚起,民气昭苏。”原来,这位大脚妇人乃朱皇帝的原配马氏娘娘。马皇后被百姓神化了,故尔民间有关她的传说很多。“昭苏”是祝福语,如是“国光勃发,民气昭苏”一样,这便苏塘地名来历。

传说能否可信,神话是否可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心灵的慰藉、期待与想往。抑或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印迹,一种见证,一种文化。

(2015-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