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时期
潢川古称光国,《禹贡》载:“为扬州之域,三代因之”。春秋时为黄国,是中华黄姓发源地,战国春申君黄歇故里,鲁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楚灭黄,黄地入楚。秦并诸侯,分全国为36郡,今潢川地属九江郡。
弋阳时期
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弋阳县,隶汝南郡。东汉初(公元前26年)改弋阳为弋阳侯国,仍隶汝南郡。三国时期,魏黄初元年置弋阳郡,弋阳县为郡治,辖弋阳、期思、轪和西阳四县,隶豫州。
定城时期
北齐武平元年(570年),更名定城县,仍为弋阳郡治所(今潢川南城);陈宣帝十一年(579年)北周攻占定城,改弋阳郡为淮南郡,定城为郡治;宋、齐、北魏、北齐、北周,曾改为南郢州、淮南郡,隶属豫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淮南郡,直属光州(州治为今光山);大业三年(607)光州改为弋阳郡,定城属之。
光州时期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阳郡为光州,另置弦州,定城为治所;贞观元年(627年)废弦州,定城属光州;太极元年(712年)光州州治由光山迁至定城;天宝元年(742年)改光州为弋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光州。
宋宣和元年(1119年)光州改为光山军,不久又属光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为避太子光瑛讳,改光州为蒋州,定城均为州郡治;嘉熙元年(1237年)兵乱,光州徙治商城县金刚台。
元至元十年(1273年)置光州招讨司,至元三十年光州改为汝宁府,定城为治所。
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定城县入光州,洪武四年光州属中都临濠(háo)府(治今安徽省凤阳县),洪武十三年仍属汝宁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为直隶州,隶河南布政使司,辖光山、固始、息县、商城4县。
潢川时期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光州直隶州为潢川县;民国十七年,为第三行政区治所,辖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信阳、罗山、正阳八县;民国二十一年,为河南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信阳、罗山、经扶(今新县)八县。
1949年1月潢川解放,设潢川专署,辖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县、淮滨、新县七县;1952年并入信阳地区至今。
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增列为省直管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