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楼街有一家卖麻辣鹅的摊点,路过的时候,常常会忘不了买点老鹅带到队上,体验与与大家一起分享麻辣的感觉。
其实麻辣鹅最早是在油田流行的,早期是因为麻辣的口味与油田许多人爱吃辣的习惯对口,于是很快就在真武、邵伯和洪泽畅销起来。家还在技校的时候,一次在和摊主聊天的,发现卖麻辣鹅的居然都是和我在老家一个县的,我离开故乡的时间长了,于是操着并不地道的乡音和他们交谈,才了解其实家乡人其实真正吃的是麻辣鸭,而没有吃鹅的习惯 ,只是因为江苏这里鹅比较多,而且普遍比较爱吃鹅,于是不知哪位会做生意的人在鹅身上加上麻辣的味道,于是四川的味道加上江苏的鹅,麻辣鹅就这样产生了。并且很快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益。
那时候要是觉得吃饭没胃口了,买上一点麻辣鹅,便能将碗中饭扫光。在校培训的时候,正是麻辣鹅最受欢迎的时候,如果去晚了,只能看到卖鹅的摊主已经收拾摊子回家了。只有提前去才能买到。快到下课时间,常常不会不由自主地看表,咕咕响的肚子早就在呼唤着我去买麻辣鹅,于是铃声一响,就会飞奔出教室,就是为了尽快跑在前面买到,最好吃的是那鹅头,那麻、辣、鲜的味道似乎尽收在其中,令人回味良久。那时候一个鹅头两元钱,只要买一个鹅头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顿饭,味美便宜又实惠,颇受大家的欢迎,常常是供不应求,为此经常提前跟卖鹅的摊主打招呼预定,有时候甚至为了能抢到鹅头,会偷偷地提前溜出教室去买。
在上学的时候,虽然伙食不错,但有时也很想念麻辣鹅的味道,于是有空常常在附近的乡村和街道上寻找麻辣鹅的影子,但是因为我所在的周围都是新区,买盐水鹅很容易,麻辣鹅却没有,于是每次都抱憾而归,只有到了油区才能买来解馋。
后来随着油田人也进城,麻辣鹅也开始在城市里流行起来,成为众多美食中的一员,尤其在油田人聚集的小区附近,麻辣鹅更成为一道招牌,每次走到有卖麻辣鹅的地方,只要有空,都会忍不住和摊主聊上几句,打听一下家乡的情况,听几声乡音,临走了买点麻辣鹅,然后心满已足地离开,不为别的,只为品尝家乡的味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