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延明
毛延明(1901—1981)字耀南,本县王典镇毛营子村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他8岁入私塾读书,后就读于铜山县一高小、铜山师范。民国10年(1912)毕业后,在本村小学任校长,一年后丢下教鞭,随父毛振东在徐州、南京等地学医。19年单独开业,先后在毛营子、王寨、萧城、徐州等地开诊所,其间曾随神针段六(段训祯)学习针灸3年。1951年4月,到萧县龙城区卫生所工作。1955年秋,调到萧县人民医院。曾任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医务副主任、省政协委员,萧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萧县科普协会副主任等职。1981年6月去世。
毛延明对中医内科、儿科、妇科等均有独到见解,尤以内科、妇科见长,对虚痨病、男子不育症、肝硬化腹水、伤寒、破伤风、妇科的调经、崩漏、带下症及产后诸病的治疗,经验极为丰富。
肝硬化腹水病被称为绝症,死亡率很高,但毛延明对治疗此病却有独到之处。他认为,只要辨症准确,用药得当,攻补适宜,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曾先后有30多名肝硬化腹水患者,经他治愈10多年后,身体仍健康无恙。他在治疗时嘱咐病人:重调养,食低盐,厚衣衾,断妄想,禁愤怒,绝房事,戒辛酒。
1963年6月,毛延明根据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辑成《类症医案》一书,内容包括75种疾病的426个医案,书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焚毁。 laosizhou.com
单子厚
单子厚(1894——1981),又名履培,本县淮海区张庄寨镇邝庄人,幼承家教,后入南海、大屯私塾、萧县西园蒙养学堂、萧县第一高等小学、萧县甲等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先后在大屯、王寨小学、袁圩补习班、苏州补习班、萧县补习班、永城中学、太和国立二十一中学、建设中学任教员,建国后在大屯区张塘完全小学、萧县龙城中学、萧县师范、萧县一初中任教员。
单子厚从事教育工作近五十年,素以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闻名。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总是反复钻研教材,以使学生易于领悟为要。他既教书又教人,经常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无论严寒酷暑,他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督促学生刻苦勤学。自己从不因私事缺课,偶有小病,仍坚持授课,他一生勤奋好学,力求精进,69岁时仍参加合肥师范学院函授学习,苦学强记,从未稍懈。退休后直到病逝,都自订《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参考消息》三份报纸,看书阅报练字从未有一天间断。
单子厚教育学生要有爱国主义精神,自己亦身体力行。抗美援朝刚开始,他支持次女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减少她的后顾之忧,给她扶养年仅两岁的孩子。1965年,长女唯一的遗腹子在医学院刚毕业,要求参军抗美援越,他极力支持。外孙奔赴前线后,他对长女说:“孩子有志报国,是你教子有方,应感到心安理得”。单子厚平时节衣缩食,但见到贫苦急难的亲邻,总是解囊相助,馈赠衣物钱粮。对待国家和集体的困难,更不遗余力。1955年,他把80元余款捐赠给高级社;1963年的大水灾时,他捐款100元;1975年,又赠150元资助生产队购买小型农具。“文化大革命”后,他还多次用自己的退休费买图书和教具,赠送给萧县实验小学。
单子厚一生勤奋,成绩卓著,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并被选为萧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萧县第三、四、五、六届县人大代表。
单子厚1965年退休,1981年11月15日因脑血管栓塞病逝。病逝前一再嘱咐家人,死后只能办三两桌酒席招待帮忙人,不许收任何人的礼,也不许向领导申请补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