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沿革
诸暨,为国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
西施殿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春秋时属越国,越王允常曾先后在境内埤中、大部、勾乘建都,子勾践迁都会稽(今绍兴)。故诸暨为越国古都早于绍兴,诸暨为都时,绍兴为诸暨属地。[2]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会稽郡置诸暨县,历代未废。据《元和郡县志》:“县有暨浦,诸山,因以为名。”
诸暨
西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新莽时期,改名为疏虏。
东汉建武初,复原名。
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分部分地入丰安、汉宁二县。
三国吴时,改汉宁为吴宁。
西晋属会稽郡。
东晋属会稽国。
南朝复属会稽郡。
隋文帝开皇中,属吴州。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吴宁县废,原诸暨地复归诸暨。
隋大业,仍属会稽郡。
唐时,属会稽郡及越州。
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划诸暨、会稽部分地置永兴县。
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复分诸暨县之吴宁故地入东阳县。
光启三年(公元887年),诸暨改称暨阳。
五代属吴越国越州东府。
吴越王天宝三年(公元910年),复名诸暨。
宋初,属两浙东路越州。
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属绍兴府。
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分东北10乡置义安县,治今枫桥。
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废义安,其地复入诸暨。
元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
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为诸暨州。
1949年5月6日诸暨解放,至6月22日,诸暨属中共萧绍诸杭临时委员会管辖。6月归第十专署管辖。
其后,诸暨属绍兴专区。
1952年1月,绍兴专区撤销,直属浙江省。
1957年9月,划归宁波专区(驻地余姚)。
1964年9月,复属绍兴专区(驻地越城)。
1968年5月,属绍兴地区。
1983年7月起,属绍兴市。
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由绍兴市代管。
2行政区划
诸暨市辖3个街道、23个镇、1个乡:暨阳街道、浣东街道、陶朱街道;大唐镇、次坞镇、店口镇、阮市镇、江藻镇、枫桥镇、赵家镇、马剑镇、草塔镇、牌头镇、同山镇、安华镇、街亭镇、璜山镇、浬浦镇、直埠镇、五泄镇、岭北镇、陈宅镇、王家井镇、应店街镇、山下湖镇、东白湖镇;东和乡。共有32个社区、34个居委会、467个行政村。市人民政府驻暨阳街道红旗路26号。
3地理环境
位置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会稽山脉与龙门山脉之间,浦阳江中游。北纬29°43′,东经120°14′。毗邻绍兴市柯桥区、嵊州市。东阳市、义乌市、浦江县、杭州市桐庐县、富阳区、萧山区等县(市、区)。[3-4]
地形地貌
全境处于浙东南、浙西北丘陵山区两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由东部会稽山低山丘陵、
城市风景
西部龙门山低山丘陵、中部浦阳江河谷盆地和北部河网平原组成。四周群山环抱,地势由南向北渐次倾斜,形成北向开口通道式断陷盆地。境内东、西部为低山丘陵,富有林木、矿藏。东部会稽山脉,主峰东白山太白尖海拔1194.6米,为境内最高峰;西部龙门山脉,主峰三界尖海拔1015.2米,为境西部最高峰。中部为河谷盆地,多沃土良田,北部为河网平原,水资源充沛。
境内四周群山环抱,一江纵贯其中。东西部为低山河谷盆地,北部为湖畈河网平原,构成向北开口通道式盆地。境内群山均属仙霞岭山
系。东部会稽山脉为浦阳江、曹娥江、东阳江分水岭;西部龙门山脉为浦阳江、富春江分水岭。河流属浦阳江水系。浦阳江纵贯南北,境内干流长67.6公里,东西8条支流呈叶脉形展开。[4]
气候特征
诸暨市境地处浙中内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较多,光照充足,年温差大于同纬度邻县,小气候差距显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气候特征。气温年平均为16.3℃,常年平均降水量约1373.6毫米,降水日年均约158.3天,相对湿度约82%,日照年均约1887.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4]
4经济
2014年诸暨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80.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8%,增速居绍兴各县市区首位;按户籍人口计算,实现人均生产总值90917元。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8.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3%,居绍兴各县市区之首,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68.77亿元,增长17.9%。另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全市完成规上新兴产业产值725.68亿元,增长14.2%,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4.3个百分点。
另据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90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83元,增长10.8%。物价水平总体平稳。[5]
农业
2013年该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32亿元,增长4.9%;其中农业总产值41.31亿元,增长5.5%;林业9.50亿元,增长3.3%;牧业15.28亿元,增长3.0%;渔业7.79亿元,增长7.6%;农林牧渔服务业0.44亿元,增长6.6%。
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84.65万亩,增长0.5%,其中春粮面积9.29万亩,夏粮面积12.20万亩,秋粮面积63.16万亩;粮食总产量38.77万吨,增长0.7%。早稻总产量达5.33万吨,增长2.8%。单季晚稻亩产达到569公斤/亩,新桔城、淀荡畈二个合作社刷新早稻单产、百亩方亩产二项记录。
2013年该市共完成基地造林面积16050亩,其中香榧6100亩,毛竹造林1500亩,药材900亩,珍贵树种造林400亩。新增平原绿化面积8796亩,通道绿化4818亩,新建毛竹笋竹两用林基地4500亩,完成林区道路建设180公里。畜牧生产企稳回升。年末生猪存栏31.43万头,下降0.5%,全年出栏53.23万头,下降0.4%。年末家禽存栏420.71万羽,增长0.5%,出栏778.79万羽,下降0.8%。全年肉类总产量5.35万吨,增长3.3%;禽蛋产量1.89万吨,减少7.0%,水产品产量1.84万吨,增长17.9%。[6]
工业
2013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286.54亿元,增长12.4%,其中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156.58亿元,增长11.4%,销售产值2105.57亿元,增长11.3%,产销率97.63%。分轻重工业看,规上工业企业轻工业实现产值831.22亿元,增长11.6%,重工业实现产值1325.36亿元,增长11.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0.34亿元,增长11.0%,利税总额175.37亿元,增长10.8%,利润总额134.08亿元,增长11.0%。全市206家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新兴产业企业,合计实现产值640.05亿元,增长11.6%,占全市2000万元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7%。[6] .
贸易业
中国国内
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46亿元,增长18.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32.24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8.2%。分区域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总额228.05亿元,增长21.5%,乡村市场实现零售总额46.40亿元,增长6.6%;分行业看,在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中,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125.15亿元,增长28.7%,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7.09亿元,增长4.0%;分品种看,在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总额15.31亿元,增长14.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总额12.52亿元,增长19.7%;汽车类实现零售总额51.68亿元,增长51.7%。[6]
对外贸易
2013年诸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4.04亿美元,下降6.0%,其中出口46.18亿美元,下降2.7%,完成绍兴目标任务(51.30亿美元)的90.0%;进口7.85亿美元,下降21.6%,完成绍兴目标任务(10.83亿美元)的72.5%。[6]
旅游业
2013年该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302.65万人次,增长30.1%,其中国内游客1292.42万人次,增长30.4%,实现旅游总收入130.84亿元,增长30.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634.36万美元,增长4.0%。[6]
5资源
植物资源
诸暨境内土壤有88个土种,以丘陵山地红壤和河谷平原水稻土为主。境内植被属浙皖山区青冈苦储林培栽植被区、天目山古田丘陵山地植被片。植物资源主要有香果树、浙江七子花、杜仲、天目木姜子、天目木兰、凹叶厚朴、天目紫茎、花榈木等,另有诸暨特产植物—香榧树。[4]
矿产资源
境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30余个。金、银、铅、锌、铜、铀、钼、萤石、大理石等,多分布于南部,石煤、石灰石、锰、磷、钾等多分布于西北部,高岭土、石墨、地开石、白云石、黄沙等分布境内各处。有石煤、石灰石矿带各6条,黄金矿带3条,为浙江省有色金属及建材矿产主要产地。[4]
6城市荣誉
中国袜业之都
中国香榧之都
中国珍珠之都
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
中国名品衬衫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
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市
浙江省首批“体育强市
浙江省首批生态县市
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市
诸暨城区鸟瞰
诸暨城区鸟瞰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
全国粮食生产工作先进县市
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市
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浙江省诸暨市申报的“西施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10。
7交通
铁路和公路是诸暨的主要交通手段,浙赣线是中国最早建成的铁路之一。在沪昆高速公路没有之前货物运输主要依靠S03省道。
铁路
浙赣线、沪昆客运专线
公路
沪昆高速、诸永高速、绍诸高速、杭州第二绕城高速
水运
水运不是诸暨的主要方式。民国时期有沿浦阳江顺流而下经钱塘江,京杭大运河,苏州河到上海的航运路线提供客货服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