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炉窑炉分类

家乡区县: 铜川市印台区

陈炉虽说窑炉遍布多的数不过来,可细化分类为三行:碗窑、黑窑、瓮窑。这三行各自向后人传承手艺,互不干扰。当地人常说三行不乱。
碗窑:是以专门制作餐桌上使用的碗、碟、菜盒、盘称为碗窑。这里制作最大的碗可让小孩在里面洗澡,人称海碗。
陕西周边宁夏、甘肃、内蒙一带的村镇,无论是羊肉泡馍、水盆羊肉、葫芦头等小吃大多都是使用这里生产的直径有25厘米的粗瓷大碗,尤其乡村吃捞面,这种碗更是派上用场。这里还生产一种黑瓷小碗,主要用于红白过事蒸碗肉使用,别看它外形粗糙,但很是实惠耐用。
黑窑:主要是生产花瓶、茶壶、奇物、尊钵工艺品,这一行制作工艺要求高,也是最难的。如今陈炉做这一行的最火爆。
这里的匠人一方面仿制耀瓷精品,另一方面开发新品种。仿制精品里最精华的有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的倒流壶。倒流壶原物壶身高19厘米,腹径14.3厘米,壶底直径为7.5厘米,壶身浇有绿豆青色釉,壶盖与提梁、壶身连成一体,壶把造型为一凤凰做展翅飞翔姿势,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壶嘴造型正好是一只侧身卧伏的母狮,四肢着地,狮首回望,狮口大张,有趣的是母狮腹下有一头狮崽正在吸吮母乳。整个壶身造型精美,装饰栩栩如生,制作巧夺天工,堪称国之瑰宝。
倒流壶更重要的是有一玄妙机关。壶底有一个梅花状的小孔,喝酒时把壶倒过来从壶底梅花孔将酒加入,再把壶倒过来酒却不会自己流出来。其实倒流壶玄妙之处在于壶中有一个底部与梅花孔连接的注水管,他的高度正好达到壶盖下沿,酒的高度只要不超过它,酒就流不出来。倒流壶不论在艺术造型、科技含量均属于一流国宝珍品,如今陈炉黑窑行里仿制最多的就是倒流壶。此陶瓷奇物和凤鸣壶、公道杯组合在一起,装进古董箱成为收藏、馈赠亲友之佳品。

瓮窑:是专门烧老瓮、水缸、大盆、罐、坛子的窑。烧制的主要为民间使用的陶瓷大件。
陈炉的瓮窑作坊在陈炉镇西边几公里外的一个山坳里,这里有几间很大的鞍子房,每间房里一边堆放大量泥坯、拉坯机和几个盛釉浆的老瓮都在这里,与此一墙之隔面积很大的房屋便是停坯房,成型好的大件毛坯在这里晾干修坯。修坯时匠人手拿木板、拍打瓮身,使其平整光滑即完成修坯。
瓮窑烧制的陶瓷粗糙,但陶工的劳动强度非常大,由其拉坯、装窑、出窑需要几个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陈炉瓮窑生产的大件陶瓷制品坚固耐用,如今周边城镇居民盛水、腌菜、盛粮食、做酱油、做醋全都用这里生产的陶瓷制品。

李颖(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