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华山旅游地

家乡区县: 渭南市富平县

华山海拔2154 .9米,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秦岭的一部分。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华山景观(18张)、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此外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华山还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的道教高人。

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华山1982年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十佳旅游胜地之一;1999年被国家文明委、建设部、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4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 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

180度看华山

华山松

华山松(五针松),雄球花黄色,基部围有数枚卵状匙形鳞片,华山松

集升于新枝下部成穗状。球果幼时绿色成熟时淡黄褐色;种鳞先端不反曲或微反曲;鳞脐不明显。种子无翅,两侧及顶端具棱脊。主产中国中部至西南部高山。喜温凉湿润气候,不耐寒及湿热,稍耐干燥瘠薄。可供建筑、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树干可割取树脂;树皮可提取栲胶;针叶可提炼芳香油;种子可食用也可榨油。

地理位置 折叠 编辑本段

华山(经度:110.09纬度:34.49)不

陕西华山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华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自华山火车站坐车,半小时即到。

历史记载 折叠 编辑本段

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是《尚书·禹贡》篇,书中称华山叫“惇物山”。下棋亭

华山被称为西岳,命名为“华山”,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是因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记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38张)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游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2154.96米,高度差为1700多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民间传说 折叠 编辑本段

相传西岳华山

大禹治水,他将黄河引出龙门,来到潼关时,被两座山挡住了去路。这两座山南边的叫华山,北边的叫中条山。它们紧紧相连,河水不能通过。此时有位叫巨灵的大神来帮忙,将两山掰开,但是华山却被掰成一高一低两山,高的叫太华山,低的叫少华山。这也是李白诗作中“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的来历。另外则有“沉香劈山救母”、“吹箫引凤”等故事广为流传。

据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亦留有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传说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而建于汉武帝在位时的西岳庙,有着“陕西故宫”和“五岳第一庙”之称誉,这是五岳中建制最早和面积最大的庙宇。中国历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游或举行祭祀活动。

更因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华山论剑”和《笑傲江湖》中“华山派”而闻名遐迩,声震中外。

名称来源 折叠 编辑本段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她东临潼关,西望长安,南依秦岭,北靠黄渭,古称太华山,又称西岳华山。由中(玉女)、东(朝阳)、西(莲花)、南(落雁)、北(云台)五个山峰组成。远望主峰状如金元宝,与周边环绕几小山远望形似莲荷;西峰翠云宫前又有倒扣莲花花瓣石,称“花山”,又因近临黄河,是华夏发源地,加之人们口音等因素,故称“华山”。整体为花岗岩断块山,最高峰海拔2154.9米。险峻的奇峰峭壁俯瞰渭河平原,有壁立千仞之势,自古为游览胜地。华山多局部山地形气候,山水向岩石节理集中,形成冲沟。沟谷堆积有巨大岩块,著名的“鱼石”即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2)爆发泥石流所形成。华山北坡大断层仍有活动,1556年华县地震达到芮氏8级。

主峰概况 折叠 编辑本段

 

 

历代状写华山南峰的诗文很多,明书画家王履有《南峰顶》诗:

搔闻问青天,曾离李谪仙。

顿归贪静客,飞上最高巅。

气吐鸿蒙外,神超太极先。长空栈道(3张)

茅龙如何借,直到五城边。

现代书法篆刻家霍建中也有《登华山》诗留题:

西岳崚嶒嶂,奇壑不绝唱。

举头半壁红,回首白云茫。

众山不见长,侧览似龙狂。

险处苍松在,南峰我为王。

 

 

 

万虹虹(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