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宫佛门圣地

家乡区县: 铜川市印台区

玉华宫曾是当时中国和世界的佛门圣地,法相宗之祖。玉华宫改名为玉华寺后,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闻名于世的玄奘法师奏请高宗皇帝恩准,带门徒移居玉华寺翻译印度佛经,并在玉华寺住了四年,译完了长达20万颂的辉煌大典《大般若经》,之后因劳累过度而一病不起,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半圆寂于玉华寺肃成院圆寂。玄奘大师在玉华寺译经期间,除随同大师的四位高足外,还有大德弘彦、释诠等一代佛界名流,还有大学者沈玄明等也一起参加了译场工作。佛界名流汇集玉华寺,在国内外佛学界影响极为深远。他们都把玉华寺看成世界上又一处佛门圣地,国外不少高僧纷纷来玉华寺求学。史载,前来玉华寺求学的海外高僧有日本佛教法相宗的第一代传人道昭、第二代传人智通和智垸等。日本的法相宗,在日本佛教中,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学派,它就诞生于唐时坊州的玉华寺,其祖为玄奘。玄奘先后译出瑜伽学系“一本十支”各论后,在玉华寺与窥基和尚合作,糅译了《成唯识论》。其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等,对该宗典竞作注疏,加以发挥,特别是窥基。直经玄奘所传,融会贯通,创立了独立的见解,为法相宗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日本法相宗之祖为玄奘、宗为窥基。对朝鲜佛教发展影响深远的有三人,其中元晓和圆测两人就是玄奘的门人和学生。如今,《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广为流传,已是妇孺皆知。玄奘法师在世界佛教被尊为大师,享有崇高声誉,玄奘大师一生译经75部、1335卷,计1300多万字,大部分都是在玉华寺院完成的。因此,玄奘大师亦被佛教界称为“玉华法师”。唐代中期的玉华寺,因玄奘大师而享誉海内外,成为闻名世界的著名佛寺之一。随着玉华宫的宣传和知名度的提高,日本等国法相宗派佛徒纷纷前来玉华寻宗访祖。1999年,玉华宫玄奘纪念馆开馆,来自世界各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开馆仪式,印度和尼泊尔驻华大使专程赴会。

李颖(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