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杯青酒,交个朋友,就是贵州金装青酒业有限公司的广告词,也正是说的青酒。青酒选用赤水河两岸的优质红高粱、小麦为主要原料, 秉承千年传统考究的酿酒工艺酿制,制曲经过45-60天发酵,多次蒸馏取酒,再经过3--10年储存老熟,在加入老酒,精心调配,以独一无二的环境、水质、空气、土壤、微生物群,造就了卓越品质,经长期窖藏,精心储酿而成。金装青酒具有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甘冽爽口,又有小曲酒柔绵醇和与回甘,饮后不干、不燥、不烧心、不上头、余味绵绵。秉承"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一品为主,多品开发"的战略,是一家集白酒研发、窖藏、销售、品牌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白酒企业。酿造设备先进:技术过硬,实力雄厚。生产厂部位与国酒茅台共享茅台镇得天独厚的朱砂土壤气候和自然茶件。
青酒 - 产地介绍
镇远,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一处县境内“山山有险峰,水水有妙境”的人间福地。1878平方公里的灵山秀水,滋养着二十多万勤劳的人民,古老悠久的历史文
贵州青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图册
化大河,流传着生生不息的完美追求。 一千多年前,这里曾出产了一种名叫“钓藤”的美酒,醉倒了多少深入此地的文人墨客;一千多年后,这里又传承了一种融汇着中国交际文化和洞藏文化的醇香美酒,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在中国白酒的舞台上书写下了不朽的篇章,让大河上下、长城内外感受到了来自遥远历史的醇美酒香……
镇远青溪镇是三百多年前古代思州府青溪县的所在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以云贵通往湖广及中原的咽喉,也是官府、游客、商贾、文人墨客们过往的必经之道。酿酒在青溪源远流长,以酒敬客是这里最为古老的风俗。 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青溪一带众多溶洞内流淌着清澈的地下河水,水质格外的清亮爽口,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加上这里的土质是最适合酿酒的酸性红土,自古以来,这里酿造的白酒就在邻近地区小有名气。
青酒 - 发展历程
青酒图册
1955年,青溪地区几家较大的白酒作坊经公私合营,在青溪河畔的徐家湾组建了青溪酒厂。创建初期的青溪酒厂,仅有十几人,沿袭着传统的酿酒工艺,用近乎原始的生产工具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1958年,青溪酒厂转为国有企业。酒厂规模扩大,工人增加到数十人。在此后的几十年岁月里,青溪酒厂犹如青溪河静静的河水,缓慢地发展着;尽管产量逐年扩大,但所生产的白酒仍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只为周围的人们所青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湘黔铁路的修建,青溪白酒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识。八十年代末,青溪酒厂老艺人和科技人员相继发掘研制了青溪大曲、泉酒、五里香、金樱大曲等几个品种的瓶装酒,使古老的美酒工艺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具有独特品味的浓香型青溪大曲,经省、州评酒专家鉴定,认为“窖香较浓、进口喷香、醇和回甜、余味绵长”,投入市场后深受好评,产量销售不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青溪酒厂开始得到了快速发展。1984年,在老厂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技术改造和扩建,生产能力从原来的年产100余吨提高到了400余吨。
1986年,贵州掀起了大力发展贵州名酒的高潮。青溪大曲获得“贵州名酒”称号,其中38度青溪大曲成为贵州省第二家研制成功的低度浓香白酒,享有了较好声誉。
1988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青溪酒厂由原来的青溪镇万寿宫搬迁到现在的青溪大塘村,扩建为年产青溪大曲1000吨的新厂。随着一支包括酿酒工程师、州级评酒委员和各种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精英队伍的建立,有了新厂的青溪酒厂更如虎添翼,开始把传统的酿酒工艺与科技酿酒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产量和酒质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产品开始销往省内外市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青溪酒厂在新的领导班子领导下,更上一层楼,在原有“青溪大曲”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款酒质、包装更胜一筹的美酒,并将其命名为“青”酒。“青”意味着生机,意味着活力,也意味着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和永恒的情谊!
青溪河畔的美酒就此诞生!大河上下,长城内外,为之沉醉!
青酒 - 走出贵州
陈酿青酒图册
1996年9月,带着十年磨一剑的自信,青酒人来到了省城贵阳。在当时的《贵州都市报》上,发出了令人震耳发聩的疑问:“贵州酒怎么了?!”同时发表了充满自信的宣言:“明天,将有一种新的酒,给贵州酒带来新的希望”!也正是在这几期广告上,青酒开始亮剑,以后来被公认为绝妙而堪称经典的广告语“喝杯青酒,交个朋友”,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品牌愿景;在平实而通俗中,传神地表达了中国人通常喝酒交际的目的,真诚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渴望沟通、渴望友情的内心世界!
带着承诺,带着对市场的清醒认识,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带着自信,青酒人踏上了振兴贵州酒的征程:为了将自己的责任感,转化为了重铸贵州酒形象的具体追求,青酒人在厂区内悬挂出“振兴贵州酒业,青酒要出大力”的条幅,以此激励起了全体员工的昂扬斗志。在1998年长沙糖酒会上,青酒人更以巨幅布标大声为贵州酒呐喊:“喝来喝去,还是贵州好酒!”
凭借文化营销的利器,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凭借新颖的营销手段,在青酒人自信而辛苦的追求下,氵舞 阳河畔的这匹贵州白酒黑马,开始腾飞:产品刚推向市场,很快就赢得市场高度评价,一年内突破了2000多万,第二年实现了跨亿。
在“喝杯青酒,交个朋友!”的唱响声中,青酒在中国的白酒市场上纵横捭阖,风靡贵州,震撼湖南,席卷云南,中抵河南,北进天津,再起广西,云涌江苏……,短短的三四年内,贵州青酒就由一个年销售额仅几百万的地方性小品牌,一跃成为销售过3亿、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全国知名品牌!
青酒 - 重大改革
2000年11月28日,青酒人通过改制,正式成立了全新的企业:“贵州青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国家转让产权、企业转换机制、职工转变身份”的三大转变。 通过改制增添了活力的青酒人,以灵活的经营机制,新的营销理念,使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抵抗住了一度因假冒产品猖獗而掀起的市场风浪,同时克服了因历史和体制原因遗留下来的种种困难,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均税利在全省白酒行业排列前茅。上交税利和人均税利在黔东南自治州连续几年排名第一。青酒也相继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推荐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贵州省新八大名酒”,“中国消费者信得过品牌”,并获得了国内外的许多大奖。
青酒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在中国白酒行业大重组、大发展的关键时刻,青酒集团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勇往直前的豪迈激情,鼓满风帆,驶向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成为贵州异军突起、后发先至的白酒企业,为振兴贵州酒业,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创造了自己的辉煌!
青酒 - 青酒今天
清醇图册
徜徉在今天青溪河畔的徐家湾,万寿宫,你已经看不见当年小作坊式的青溪酒厂的痕迹了;即使是漫步在当年的大塘村青溪酒厂厂址,你也只能从这几栋陈旧的厂房依稀想象出它当年的模样。
如今在方圆数公里的厂区范围内,风光如画:一座座新厂房拔地而起,到处是绿树成荫,苍翠欲滴、鲜花怒放,鸟语花香。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不禁欣然为青酒集团亲笔挥毫题名。
厂区内洋溢着苗侗风情、主楼高35米,副楼高20米的雄伟建筑,已成为世界“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圣地之一黔东南境内第一长廊。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力塑造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贵州酱香白酒,青酒集团派出了最精干的技术人员到茅台学艺,所有的窖泥都是严格按酱香茅台的工艺制作。从这里酿制成的酱香青酒,因其品质的独特,自投市以来,深受广大酱香型白酒消费者的喜爱,不仅成为青酒系列产品新的主力军,而且也擢升为国内白酒市场的新星,为贵州酱香型白酒的阵容增加了新的风采。
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打造百年青酒,从1998年至2003年,青酒集团先后征用荒山荒地2000多亩进行了第二次技改扩建,使年产中级白酒能力达到10000多吨,尤其是4万余平方米的厂区洞窖酒库,成为全国白酒行业之最!2007年,青酒集团成为贵州省的重点扶持企业,再度投资1亿3千万元,启动了新增万吨白酒扩建工程,一个崭新的青酒,面临着更上一层楼的腾飞与辉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