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俗

家乡区县: 陕西省靖边县

送汤

每当自己的亲戚朋友或邻里邻居生下娃娃时,免不了要给送上些面食、营养补品,让做了月子的媳妇在月子里食用,以便滋补身体并有充足的乳汁,让娃娃能够吃饱。人们把这种民俗活动叫“送汤”或“添奶”。

送汤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习俗,也是一种民风礼仪,通过此礼仪它能加深人们互相之间的友谊,所以在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一代地至今流传,经久不衰。

搭平伙

陕北的民间有一种叫“搭平伙”的习俗。

什么叫搭平伙呢?从字义上讲,搭是在一块,平伙,是平吃,合起叫一块平吃,说具体一点,就是相好伙伴们相聚在一起吃喝的一种方式。那为什么要搭平伙呢?其一、大约是以前人们在困难时期,家中的粗茶淡饭吃厌了,时长日久换一换肚皮。其二、它有一层更深刻的含义,就是村中的男子汉一种特殊和交际方式,可更进一步地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搭平伙在八十年代前极为盛兴,八十年代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平时都吃的饱心压肚再不爱那口吃喝,加之人们交际方式的改变,所以搭平伙的习俗比以前要少的太多太多,部分地区基本有名无实。

5. 登客来客礼俗

5民风习俗编辑

转九曲

“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它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祀活动,人们为得是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驱逐邪魔,消灾免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安宁健康,幸福美好。

转灯一般设在正月十五元宵之夜进行,部分村庄也有固定日子,如正月初五、初七、初八、十三等,也有不少村庄在正月闹起秧歌后,或外村秧歌队进行慰问之时,随便进行,没有固定日期。

妇女习俗

以前受“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陕北男主外,女主内的风俗习惯已根深蒂固。

改革开放以后妇女得到彻底性解放,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关于禁忌,有的逐渐被抛弃破除,有的被纳入精神文明的行列继续沿用。

民俗与红枣

红枣是陕北的一大特产,主要分布在陕北的黄河沿岸和无定河下游地区,它栽培简单,适应性强,结果早,见效快而又耐旱,民间有“天旱收葛针”之说。红枣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也特别高,被人们称为“果中之王”,是人们延年益寿的营养补品;度荒充饥的救命食品;馈赠亲朋的美好佳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商品经济的发展,枣乡人民经过多年的论证,引技术、进设备、走上红枣产业化的新路子,以红枣为原料加工成的蜜枣、熏枣、酒枣、烤枣、滩枣、香酥枣、豆沙枣、紫晶枣、枣酒及枣汁等,产品畅销不衰,并在各地大中城市拥有了广阔的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广大枣农靠红枣过上了红火美好的日子。

陕北的清涧1995年还被国家农业部、林业部等单位正式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民俗与毛驴

提起毛驴人人皆知,特别是佳县米脂驴驰名各地。

毛驴是陕北农村中一种普遍的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之一,陕北人祖祖辈辈都离不开它,不管其历史追溯到什么时期,它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是甚大的。

总之,毛驴在生产习俗和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农民都愿养它。

马浩(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