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俗

家乡区县: 陕西省靖边县

民俗与信仰

信仰是对某种宗教主义的极度崇拜和尊重,相信并崇拜超超自然的神灵,是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折射、虚幻的反映,并之为行动的准则,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动物的异常活动,天气的反常的现象,这一切分别是由动物的生活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变换所引起。但在过去落后的年代里,人们往往误认为这某种异常的出现,是某种事情凶吉的前兆,是神鬼对人凶吉的警告和启示。所以某些人利用这种异常现象的出现,用它来偏财诈钱,欺骗人们。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经过科学家们的深解细研,对此类的变化有着科学的论证。陕北的信仰和禁忌其多甚广,随着俩个文明的不断发展,流传在民间的部分信仰已被逐渐破除,部分已被纳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已成风俗。

修庙会

过去的陕北因受天灾人祸的侵袭,人们普遍崇拜神灵,所以各地普遍修起了许多庙宇,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平均每个村庄拥有庙宇两座,有的修建的还特别豪华。

修庙宇首先由会长提议,并召集全体村民商量通过后在选好的地址上,请阴阳先生通过摆罗盘、定方位,然后选择个黄道吉日方可动工。

庙会

古老的陕北因自然条件恶劣,天灾时有发生,加之人祸并举,几乎把老百姓推进了地狱之门,所以,饱受多灾多难折磨,过着贫穷痛苦的老百姓出于崇拜、相信超自然神灵的强欲心理活动,利用宗教这一民族信仰,在各地修建起大大小小不通的庙宇,如玉帝庙、观音庙、老爷庙、娘娘庙、财神庙、龙王庙、山神庙等等,这些不仅历史悠久,其规模也盛大,目前有的还没国家及省市县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延安的清凉山、佳县的白云山、榆林的青云山、神木的二郎山、镇川的黑龙潭等多不可举,求神灵保佑期盼过上一个家庭平安、吃穿有余、安居乐业的美好幸福生活,然而千百年来在各地逐渐形成了一种庙会文化。

抽签打卦

庙堂内的神像默默无言,享受着人们的敬奉的香烟,钱财,可是人们要知道神灵提示的吉凶、福祸就须到神像前抽签问卦。

抽签:签用竹竿制成扁状形,并刻上有上上、大吉、中平、中下、下下等字和签号,然后装入签筒。抽签时香客首先跪在神像前,点香、烧裱后,叙述抽签原因后,短期签筒缓缓地摇动,反复几次,最后跳出来一根签来,然后根据签号到签谱查阅此签的内容方可得知神灵给你的“提示”,有事因签没抽好重新抽一签直至理想为止,不过最多抽三签。签各庙有各庙的签,其数量也不同,内容也不一样。

卦:卦是用柏木制成,长约五至六寸,粗一寸左右,按乾、坎、垠、震、簨、离、坤、兑八卦排列,制成八面,上面分别写上具体内容,当然各庙又有各庙的卦。

抽签、问卦,源远流长,至今在陕北的各个庙会上盛行不衰,求子治病、升官谋望、家寨行人、经商婚姻、祈雨赐福等等,都要抽签问卦。

戏俗

提起唱戏,对于每个善被人来说都十分感兴趣,无论男女老少都特别爱看,不光在戏场里看,在家里端着饭碗就电视里播放的还放不过去,老年的那古典戏久看不厌,年轻的那年代时管不烦,被称“戏迷”绰号的随处可见,到处都有。

陕北的戏剧种类也很多,大戏有秦腔和晋剧两种,基本都是古典的,演这种戏需演职人员较多,而服装道具也复杂,表演艺术较难,一般只有大戏班才能完成;而小戏却很多,基本上都是现代的,有道情、眉户、秧歌剧、婉婉腕、小品、二人台、三句半、快板等等,演这些剧目演职人员较少,服装道具简单,表演艺术容易,除了大戏班演一两台综合性文艺晚会外,大都由小型的戏班在演。

马浩(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