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祠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阳明祠是三组古建筑的总称,它包括阳明祠、尹道真祠、扶风寺三部分。三组古建筑共同组成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的扶风山风景区,清代西南巨儒郑珍曾赞之为“插天一朵青芙蓉”。
阳明祠,位于市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祠是为纪念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年一1528年)而建。以后几度重修,现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合院结构,主体建筑为享堂(大殿),堂前有“正气亭”、“桂花厅”与两侧游廊相通。享堂正中,塑有王阳明先生汉白玉雕坐像。祠内殿廊相接,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甚多,文物荟萃,引人注目。抗战开始以后,祠寺被军事机关及其它单位占用,年久失修。文化大革命中,遭遇空前的大劫,屋宇残破,所有碑刻损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贵阳市政府修复。依据旧拓片,由客居姑苏的黔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雇请刻石名手,将碑刻一一复制。一百多年的名迹,又焕发新颜。
祠阳明祠
阳明祠位于市东山麓的扶风山风景区(阳明祠)成阶梯形依山而建,总面积约64亩,建筑面积约30余亩,由一寺两祠(扶风寺、王阳明先生祠、尹道真先生祠)组成了其风格独特,以王阳明先生祠为主体的古建筑群体,这里环境清幽,古色古香,1982年被市政府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0月又被列为贵州省爱国教育基地。2006年晋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贵阳阳明祠景区内路径逶迤,古雅的明清建筑群与参天古柏、百年银杏、丹桂、翠竹相辉成趣,更有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王守仁、东汉贵州学者尹珍先生所设享堂,专奉二人汉白玉坐像,同时这里还饱藏历代名人的诗作、书法以及一些珍贵的楹联、碑刻、书画等史料,
阳明祠景色(二)
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闻名而至。在游廊及庭院中,有各种名贵的花卉及盆景,周围辟有花圃、绿地、内设有石桌石凳,专供游人休闲娱乐,古朴的建筑,优雅的环境犹如一幅恬静的风景画,休头之余让人品味,令人遐思,意境格外悠长。
贵阳阳明祠扶风寺以松巅阁为主体,辟有琴室、棋院、画廊及茶坊、开展贵阳著名书画展、贵州奇石展、千姿百态的木雕展等多项文化展览,让游客在休闲中丰富对贵州古文化的了解与学习。贵州著名学者尹道真于汉章帝和汉恒帝在位之际到中原学习进步文化,带之予西南,是开创贵州先进文化之第一人。在其享堂设有生平石刻、贵州二十四名人展及清代大学士所题贵州第一名匾——“德兼教养”等。
阳明祠
贵阳阳明祠为纪念中国古代七大圣人之一的王守仁先生所建的阳时祠由王阳明生平展——桂花厅、学术展——享堂、贵州碑刻精华——曲径碑廊的正气庭组成一天然小四合院,院内有两珠五百多年的桂花树,花开时节,金银争香、花香满园,带给游人以幽静、清新的意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