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亚 王艳 张小梅) 日前,本报接到群众反映:织金县城的鱼山作为该县的八大景之一,设施损毁非常严重,尤其是山上的许多文物已经年久失修,希望相关部门立即进行修缮保护,让这里的文物得到保护的同时,也让织金的居民有个休闲游玩的地方,让外来游客感受织金古城建筑的历史文化。
针对这一情况,5月10日,记者来到织金县,就鱼山的修缮保护进行了采访。鱼山位于织金县城东面,鱼星大道南端。其山四周悬崖绝壁,山底部有一南北贯通的穿洞。远望此山,其形酷似僧人使用的木鱼,故而得名。
据织金县文物局副局长杨军介绍,在鱼山山壁上有大大小小六块石刻,多是些年代久远的石碑。其山顶上,还建有黑神庙、对厅(又名碧琉璃精舍)、藏书楼、济赈亭、且住亭等古建筑。
据介绍,为了对文物古迹进行有效保护,1979年织金县城建局对鱼山作了部分维修,修复阶梯、鱼池、且住亭。1980年9月,织金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省、县拨款三万余元进行维修,对碧琉璃精舍、藏书楼、济赈亭、且住亭进行油饰;新修了山门,恢复了贴金和油漆九扁十三付对联及三块碑刻;黑神庙正殿修复了屋面。198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鱼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县人民政府拨款一万元对且住亭和对厅(又名碧琉璃精舍)进行油饰。2006年,国务院公布“织金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鱼山为“织金古建筑群”组成部分之一。2008年,织金县文体广播电视旅游局委托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对鱼山做了保护规划修缮设计方案。
杨军说,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织金古建筑群”之一的鱼山上各种设施没有得到理想的保护,特别是山上的护栏等设施不健全,有关部门为了群众的安全着想,将其关闭后,所以群众的意见可能较大。
为了更好地保护鱼山,体现织金厚重的历史文化。2012年11月1日,经过织金县人民政府政务中心进行招投标,湖北省殷祖园林古建有限公司中标,鱼山修缮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该工程总投资为135万元,工期为半年,于2013年5月底竣工。同时,为了保证文物修缮质量,县文体广播电视旅游局聘请贵州省文物局文保处作为监理单位,派驻监理人员一名,对修缮工程作现场监理。
目前,鱼山的修缮工程正按修缮合同约定的修缮内容有序进行,修缮已接近尾声,有望近期交付,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的同时,更好地展示织金的历史文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