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
宿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名特产品众多。境内平原广袤、沃野千里,气候适宜,生物繁茂。平原面积88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1%,耕地997.79万亩,占地总面积的67.97%。区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山芋、棉花、花生、蔬菜以及苹果、梨、桃、葡萄、湖桑等。粮食总产量306万吨,棉花总产量8万吨,油料产量40.5万吨,水果产量86.5万吨。境内拥有120万亩全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70%以上。拥有80万亩的花生种植基地和沿国道、省道纵向分布的40万亩大棚蔬菜种植带。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煤储量约为60亿吨,是两淮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口油田石油预测储量达20亿吨以上;宿南煤层气已探明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4000万立方,居全省之首,花色品种达20个以上。灵璧奇石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砀山酥梨为果中精品,为海内外顾客所青睐。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为《中国名菜谱》中的一品名肴。夹沟香稻米,清香浓郁,“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清嘉庆年间曾作为贡米。
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宿州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4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1.6%。全市财政总收入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62元,比上年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113元,增长1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02元,增长2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57元,增长32.1%。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完成投资额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42.1%。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农业结构初步形成畜牧、水果、蔬菜、种子四大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市已基本形成食品、纺织、建材、能源、医药等五大支柱产业;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8.8亿元, 比上年增长33.7%,均居全省前列。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上市公司科苑集团与鸿鹏集团、百通集团、皖北药业公司、安特酒厂等骨干企业成为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安桥牌车桥、百通牌塑胶管材、皖北牌洁霉素、安特牌伏特加酒、双喜牌葡萄酒、冠隆牌梨汁等数十种产品成为全国、全省名牌产品。科教文卫体等多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萧县、砀山县和埇桥区是全国科教先进县,砀山县为首批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市高考上线人数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为早日把宿州市建成新兴工业城、现代农业市、皖东北商贸中心,致力于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正在吸引国内外广大客商投资兴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