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来袭!

家乡区县: 贵阳市南明区

还是电商来袭,近几年的话题都不离这个词,电商富起来一代人,但是也有一代人失败,为什么呢?

只经历了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电商的整体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数万亿元,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中国传统的食品、纺织、化工、机电等行业。2011年中国整体消费环境明朗,网民数量将超速增长,中国电商市场规模必然还会再度翻番。加上中国网民的购物忠诚度并不高,商品的同质化问题短期内还难以解决,为新兴网站创造了机会。巨大的蛋糕似乎就在眼前,只要伸手就可以轻松切掉。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占据电商市场最主要份额的数码、保健品、时尚用品类电商市场,一直是人山人海、热闹喧嚣。可真正赚到大钱的,仍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巨头。以数码商品为例,众所周知“京东”是行业大哥,其他数码电商一直难望其项背。可京东也是在苦苦支撑了几年,才真正实现全面盈利,其艰辛历程很难想像。

我国对电商管理的相关政策还较少,进入电商的门槛也非常低。只有具备法人资格、通过了国家备案、申请相应商品销售权利,就可以成立一家电商公司。宽松的政策、较低的门槛,再加上巨大的市场刺激。使很多传统企业和老板,都不加思索的进入了电商。加上各种电商服务公司多如牛毛,可以帮助电商实现各种外包支持。如果想做一个功能简单的电商网站,到项目策划到上线运行,最快一周就可以完成。有了众多传统企业和个人的加入,确实促使了中国电商“龙腾虎跃”的成长,创新推出很多电商模式和平台,刺激了网民的消费。

但严重的问题也同样出现了,那就是作者在无数文章中反复强调的:“电商创业者完全将传统企业的运营经验,用于电商网站管理”,其结果只能是惨淡收场。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很多企业张嘴谈及电子商务就是阿里巴巴和淘宝,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企业都是通过阿里巴巴才尝到了电子商务的甜头。导致中国电商网站拥挤不堪、摩肩接踵的关键要素,除了低门槛之外,就是创建的低成本。制作一个功能齐全的简单B2C网站,技术成本不超过2万。很多创业者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想到电商市场“以小搏大”捞几桶金。

曾有几十个创业型网站,来询问作者如何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快速提高流量和转化率、能快速增加网站销售并且吸引VC投资。而这些网站都只有50万以内的资金,而且这些资金包括办公地点、人员工资、办公成本、推广费用等等全部成本。除了建议他们开展区域营销、尽量避免囤货、将有限的费用花在品牌营销而不是硬广投放上,作者真的想不出更好的解决方式了。这些创业者只是百万电商从业大军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人和企业甚至只准备了几万元的预算,就准备在电商市场上大发其财。

面对这些充满激情的企业和个人,真不知道是该鼓舞还是打击。在电商现在流行一句话:“没有几百万就不要做电商。”并不是说消费者嫌贫爱富,只购买有钱电商的商品或服务。实际上这句话的精髓就是,只有在支付了团队建设、办公成本、硬件设备、商品准备等费用时,必须还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市场推广。如今对创业网站比较科学的推广成本是:4:6。也就是说,如果有100万的资金,最少要有60万要用于市场推广,剩下的40万才是可支配的创业成本。在这里,作者想建议众多的创业者,请将“创业资金”和“推广资金”分开计算。这样,在推广自身网站品牌、面对市场竞争的时候,底气还能足一点,胜算还能大一分。

YD(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