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仓
黎阳仓是隋唐时期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国家官署粮仓,其遗址长期以来备受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关注。2011年11月对黎阳仓所在的大伾山北麓近10万平方米区域进行钻探调查。经过三次考古勘探,发现了黎阳仓有关的主要遗迹有仓城的城墙、护城河、仓窖、夯土台基、大型建筑基址、路、墓葬、灰坑等。这座依山而建的古粮仓,距今1400多年,总储量约3360万斤,可供8万人吃1年。
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黎阳仓仓城平面布局近正方形,东西约260米,南北约280米,总面积约78800平方米,已探明粮仓中心区仓窖84座,占仓城面积的五分之四。总体上看仓窖排列规整有序,大小不一,小的直径8米左右,大的14米左右,最常见的10米左右,现距地表最浅4.5米左右,最深7米左右。由于仓窖依山而建,部分仓口遭到严重破坏。仓窖口一般处于大型夯土台基之下,仓体皆成圆形,口大底小。以勘探确定的84个仓窖平均容积计算,黎阳仓总储量约3360万斤,可供8万人吃1年。考古专家表示,限于实际条件和民房所压,还有未勘探区域,实际仓窖数量可能会超过这个数量。根据文献,黎阳仓在隋朝建立,主要是隋唐时期使用。这次发掘还发现,到北宋时期,隋唐黎阳仓仓窖之上,又曾建造了地上粮仓,地上粮仓约废弃于北宋末年。至于唐代中晚期黎阳仓因何而废,尚无科学依据。
黎阳仓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对佐证鹤壁浚县隋唐大运河历史和大运河(永济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