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
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其后,尹珍学成,于公元107年回归故里。手建草堂三楹,开馆教学,西南地区自此始有学校教育。尹珍被尊称为“贵州文化教育的鼻祖”。 尹珍,正是现在的贵州省正安县人士,其所携之“荼”,正是流传至今的正安白茶。
正安3万亩白茶部分茶园开始收益,加工企业直接到茶园收购茶青,茶农从茶园采摘2500多公斤茶青,现过现地卖了80余万元。加工的500余公斤干茶,不出县城就被慕名而来茶商买走,总的卖了600多万元。
在中观镇红光村种茶的宋庆贵,75公斤白茶茶青,卖了24160元。他说:两万多元是县绿办副主任王永超帮他从土里捡来的。
他的茶园是2008年冬栽,原本想到3年才可以收益,绿办专门派人到茶园亲自指导,茶青才没有浪费在地里。他说:早知道采茶的知识,还可以多采二三十公斤茶青。
正安白茶的好价钱,缘于好的品质;好的品质又得益于好的生态,和8万口沼气池提供有机肥料。
该县乐俭乡3125户依靠沼气池2700口,新建茶园1.3万亩,实现人均茶园1亩,户均5亩。乡党委书记陈瑞容带着记者在一个又一个茶园转,底气十足告诉记者:“可以刨开土检查,我们决不做假100%用有机肥,茶树下面埋的都是沼液、沼粪。”
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测中心公布:正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数据为9.1%,是普通绿茶的2—3倍,比目前国内其他产区白茶氨基酸最高含量6.4%要高出2.7个百分点。
生态茶产业作为绿色的金字招牌,在正安县开始发挥效应。2009年,正安茶园总面积达到12.26万亩。到2013年,全面投产后,按每年每亩茶园产值3500元计,茶园年产值可达4.2亿元,通过加工、销售环节增加产值2亿元,正安的农业生产总值为15亿元,茶产业的贡献率超过3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