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杨梅
宁海杨梅品种有真梅、大木叶、细木叶、白杨梅、水梅、乌梅等。民国36年曾产果800担,解放后,老树渐趋枯萎,新树种植不多。1963年浙江农科院园艺所和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确定香山、西店真梅,白峤的大木叶为浙东沿海良种,近年稍有发展,并陆续引入荸荠、东魁等新品种。但主栽品种仍是本地乌梅、早酸等。随着杨梅育苗技术不断改造和提高,全县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大幅度地提高,其中西店的香山,城关的白峤、岙里,涨家溪以及力洋、胡陈、桑洲等镇乡,是我县杨梅的主要产区。
杨梅乃珍贵果品之一,诗人鲍谦咏道“任是郎情爱绿醅,满樽烧酒莫轻开。须防夏至杨梅熟,大有姻亲接迭来”;鲍序悦也有类似诗句。宁海民间特产“杨梅烧酒”是十分盛行的,其酒红艳甘馥,久藏不坏,是夏至消烦止渴、接待客人的佳酿;诗人潘智进也咏道“乌丝坟后产杨梅,梅正红时客正来。不怕天炎身子热,为尝庆果陟崔嵬”。杨梅色泽鲜红、味甘如蜜、甜中带酸、含之生津、回味清香。杨梅含糖类、果酸、蛋白酶、维生素ABC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还具有止咳生津、帮助消化、养肾利尿、除湿去寒、解暑去痧等功效。故客人不怕天热、不怕山深路险前来作客,一尝为快。怪不得有些县市专门举办杨梅节,来招徕客人。
杨梅唯一的缺点是季节极短,民谚曰“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幸杨梅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干、蜜饯、罐头等。品质稍差的,宁海民间有特殊的处理法,将其用盐稍腌一下,然后拌以切碎的紫苏全草,制成“咸素梅”,为去暑解表之民间良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