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田:(公元1855-1919年),初名宝田,字墨耕,又号璧月 主,江苏江都人。初学画于王素,后改学任颐。终身以卖画为生。擅画人物、仕女、佛像、禽兽、花卉,尤其长于画马。是清末上海派中重要的画家。 倪田[近现代](一八五五至一九一九)初名宝田,字墨耕,别署墨畊父,号墨道人、墨翁,又号璧月庵主,江苏扬州人,侨上海。初学画於王小某(素),人物、仕女及古佛像取境高逸,尤善画马。光绪中行商到沪,爱任颐画,遂弃其业而参用任法。水墨巨石,设色花卉,腴润遒劲,擅胜於时,并工山水。寓沪鬻画垂三十年。今之学任颐者皆倪田别派。卒年六十五。
汪中(1744~1794) 清代学者、骈文家。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贡生,后绝意于仕进。汪0身孤苦,幼年无力求学,由寡母启蒙。后因依书商为佣,才有博览经史百家书籍的机会。他禀性耿直,疾恶如仇,尤其能不囿时俗,讽谕权贵,对封建礼教和传统思想敢于立异说,标新论,因此被当世视为狂徒,使他受到种种冷遇和-。汪中一生坎坷,怀才不遇,他只得依靠当幕僚和卖文为生。汪中私淑顾炎武。为经世致用之学,在哲学、史学、文学方面都有一定成就。所作骈文,在清代骈文中被誉为格调最高。刘台拱《遗诗题辞》评为:钩贯经史,熔铸汉唐,宏丽渊雅,卓然自成一家。他27岁时所作《哀盐船文》,对扬州江面某次渔船失火时,人声哀号、衣絮乱飞的惨状和大火前后的氛围作了形象的描述,对船民的不幸遭难表示深切的同情,描写生动,文笔高古,杭世骏评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抒情骈文善于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李详《汪容甫先生赞序》),如《经旧苑吊马守真文》,对明末名0马湘兰寄以同情、悼念,以自己的困顿随人之痛,与马湘兰的沦落风尘之悲相共鸣,表现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士人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愤慨;在《吊黄祖文》中,借古人祢衡虽枉天年,竟获知己的遭遇,写自己飞辨骋辞,未闻心赏的不平之叹,发出了苟吾生得一遇兮,虽报以死而何辞的强烈呼声;《狐父之盗颂》更是一篇愤世嫉俗之作,文中认为世俗所谓盗,是悲心内激,直行无挠的仁义之士,相比之下,当世许多人孰如其仁!汪氏甚至直呼孰为盗者?我将托焉!感情强烈充沛,语言明快锋利。其他象《黄鹤楼铭》、《汉上琴台之铭》、《先母邹孺人灵表》、《广陵对》、《自叙》等篇,无论叙事抒情,都能吸收魏晋六朝骈文之长,写得情致高远,意度雍容,而且用典属对,精当贴切。他的论辩文章显示出于时流不轻许可(江藩《汪中记》)的胆识,如《妇人无主答问》中驳方苞即其例。他的论学著作或阐明古书通例,如《释三九》;或纠弹理学谬误,如《大学平义》;或表章周秦诸子之学,如《墨子序》、《荀卿子通论》,都是博学深思、独具卓见之作。王引之《汪中行状》总评其文说: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著作有《述学》 6卷。《广陵通典》10卷,《容甫遗诗》 6卷。近人古直选其若干骈文作注,名《汪容甫文笺》,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本。
宗元鼎(1620--1698)字定九,号梅岑,别号小香居士,江都【今江苏省江都市】人。七岁咏梅,为先达所赏。元鼎与元豫、元观,及其侄之瑾、之瑜,皆工诗,时称“广陵五宗”。元鼎能文与词,尤工诗,其绝句咏古诸作,多有寄托,意味深长,颇有神韵。著有《新柳堂诗集》、《芙蓉斋集》及《小香词》。附,元鼎诗一首吴音曲璧月庭花夜夜重,隋兵已断曲河冲。丽华膝上能多记,偏忘床前告急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