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特产

家乡区县: 西峡县

 

西峡特产经济西峡特产经营:野蜂蜜、银杏果、野韭花、野山葱、红香菌、核桃酱、香菇、黑木耳、黄金菇、真姬菇、茶树菇、树楸、鹿茸、猴头、拳菜、黄花菜、香菇丁、杏仁酱等。精美包装、送礼佳品;散装简装、家庭必备;批零兼营.独特的区域经济 农村初步形成“菌、果、药”三大主导产业。一是以猕猴桃、板栗为主的林果业。猕猴桃被誉为“果中之王”,在西峡发展由来已久,现有野生基地5万亩,人工基地4.5万亩,年产猕猴桃鲜果500 万公斤左右;板栗以其色泽好、个头大、品质优而畅销国内外,现有板栗基地14余万亩,年产板栗100万公斤以上。全县林果基地现已发展到 88万亩。二是以香菇为主的菌类产业。主要是以袋料栽培为主,年产干菇800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0, 形成了全国第一大香菇交易市场(双龙香菇市场),绝大多数香菇出口,远销日本及欧美国家和地区。三是以山茱萸、天麻为主的药材产业。山茱萸已发展15万亩,年产量120万公斤。年产量占全国总产值的65%以上, 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山茱萸商品基地县。天麻已发展到300万穴,产量达300多万公斤,成为全国天麻生产第一县。西峡县地处北亚热带北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猕猴桃最佳适生区。近年来,我县依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使之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全县已改造野生猕猴桃基

地15.4万亩,发展人工高标准基地8.5万亩,年产鲜果3000万公斤。
在生产上,以312国道沿线乡镇为重点,建设百公里猕猴桃长廊,大力培育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1999年,动员全县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出资建成8个1600亩高标准示范园,带动全县新发展基地1.67万亩。全县已发展1万亩以上的专业乡2个(丹水、田关),500亩以上的专业村50个,5亩以上专业户1200户。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
使全县猕猴桃基地面积累计达到10万亩,挂果面积达到6.7万亩,产量达到1.17亿公斤,成为全国知名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西峡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拥有中药材品种1300多个,占全国的60%。近年来,我县把中药材作为全县农村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重点培育,目前已初步形成生产、科研、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生产基地建设:
1、山茱萸:今年新发展基地3.9万亩,累计达到18.6万亩,主要集中在北山九个乡镇,年产量达800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3。主要优质品种有石滚枣、大红袍、珍珠红、马牙枣等。全县发展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专业乡已
达9个、人均100株以上的专业村50个、人均200株以上的专业户1000个。计划至2003年全县优质品种猕猴桃基地发展到10万亩,累计达到30万亩。
2、天麻:以北山和西部12个乡镇为重点,2000年全县发展天麻360万穴。100万穴以上的栽培大乡2个,人均60穴以上的专业村20个,人均150穴以上的专业户500个。计划至2004年,全县天麻生产规模达到500万穴,产量达500万公斤。
3、银杏:全县已发展2万亩,重点分布在二郎坪、双龙等7个乡镇,人均10株以上的专业村20个,人均50株以上的专业户300个,200亩以上的连片基地20个。
4、辛夷:2000年发展基地2万亩,重点分布在丁河、重阳、西坪、陈阳等6个乡镇,200亩以上的连片基地达到20个。特别是太平镇、寨根已初具规模。
5、其它中药材:2000年发展血参、百合、麦冬、连翘、桔梗、柴胡、黄姜等10个品种1.6万亩。
科研情况:相继建立了名贵中药材开发研究所、山茱萸研究所、宛药公司新药开发研究所等3家科研机构,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研、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等体系,先后承担完成了天麻有性繁殖、山茱萸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技术的研究推广,研究开发出了金芪降糖颗粒、脑血康口服液、银杏叶片等一大批新药。

suruo1.(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