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寺,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于唐永徽五年(654)创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当时称东山寺,后世改称五祖寺。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惠能大师得衣之地。它既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
五祖寺现任住持——正慈大和尚
正慈法师,湖北大冶人,出生于1971年,12岁出家于黄石市东方山弘化禅寺。系北京中国佛学院1980年恢复以来最早培养的19名硕士研究生之一。1997年11月14日承接东方山弘化禅寺衣钵,升座方丈,为该寺第七十三代传人。2013年10月10日进驻五祖寺,全面主持五祖寺日常事务。
来源:
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东山,又名冯茂山,海拔八百米,气候宜人,宏伟辉煌的庙宇建筑群就座在山峰之中。五祖寺是由五祖寺弘忍大师亲手创建于唐永微五年。弘忍大师俗姓周,祖籍黄梅县濯港人,生于隋代仁寿元年(公元六零一年),圆寂于唐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享年七十四岁。寺庙自唐到清十分兴旺,唐宋尤盛,有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一千多人,先后还出了一百多名高僧。自建寺以来,每年朝山的香客数以万计,不少的文人骚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许多赞美的诗句。
唐代宗赐封弘忍大师为[大满禅师],南唐加封为广化禅师。唐宣宗改赐寺为[真慧禅师],宋黄宗御书[天下祖庭],宋微宗御书[天下禅林],元文宗赐弘忍大师法号为[妙圆普觉禅师],并改赐寺额为[东山五祖寺],简称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介绍:
五祖寺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甚多。从一天门到白莲峰,沿途有迦多宝来佛塔、二天门、千佛塔、东塔林、十方佛塔、飞虹桥、求儿塔、油朴树、洗手池、法泉、通天路、授法洞、棋盘石、大满禅师塔、讲经台、象石等几十处。
千百年来,五祖寺历经沧桑,最后一次毁于清咸丰四年(公元一八五四年),仅存十几栋殿堂楼阁和一些名胜古迹。解放后,寺庙和名胜古迹得到妥善保护,党的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黄梅县委、县政府对寺院建设十分重视,拨付专款,成立专班,进行修复。一九八五年,五祖寺经国务院批准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在黄梅县召开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上,确定五祖寺为中国禅宗发源地,弘忍大师为中国禅宗创始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不久的将来,五祖寺定会有一个更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五祖寺是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创建的道场,汉传佛教徒的“天下祖庭”,历为天下名刹,被列为全国开放的重点寺院之一。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相传创始人为印度的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禅宗是纯粹中国化的佛教,它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源(佛性)为主旨,至第五代禅师弘忍创建“东山法门”,开始兴盛。弘忍被认为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门下出神秀、慧能两大弟子,分成南北两宗。北宗神秀一系不久衰落,南宗慧能一系成为禅宗主流,后发展成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合称禅门五宗。禅宗是我国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广泛的宗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