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公园雏形始于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由举人周奎父子营造。1937年开始作为公园建设,1939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开始正式建设风景区并于1940年基本落成,时称“中正公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改名“花溪公园”。[1]
花溪公园位于贵州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占地800余亩,东至花溪大桥,南沿磊花路,西临花溪平桥,北抵花溪小寨。主要景点有音乐广场、芙蓉洲、百步桥、坝上桥、麟山、龟山、松柏园、碧桃园、牡丹园、 竹莲池、棋亭、憩园、西舍、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平桥、黄金大道等。[2]
花溪公园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省著名风景区,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
花溪公园现有面积800余亩,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1.5%,平均海拔1140M。公园所在的花溪地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丰富的水资源与发育完全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山环水绕的美丽景观。被誉为“中国第一爱河”的花溪河在此蜿蜒而过,河水清澈见底,四周景色明秀。[9] 地处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为14.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具有生态“大氧吧”、天然“大空调”的美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