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蒲庙美食,生榨米粉首当其冲。南宁人对它的感受如何?这里先说两个故事。
生榨米粉
故事一,跟爱情有关。一男子正在追求一位女子。一日,该女子百无聊赖中冒出一个想法:“我要去蒲庙吃生榨米粉。”该男子二话没说,开车载着该女子就往南宁邕宁区蒲庙飞奔。若问故事结局如何?皆大欢喜。该女子心满意足地吃到了地道的蒲庙生榨米粉,该男子也顺利将该女子变成了自己的妻子。后来该女子说:“为了我想吃一碗正宗生榨米粉,他开车1个小时都愿意,足以看出他的真心。 ”
故事二,与运动有关。南宁一嗜吃的胖子为减肥加入自行车骑行族。起初胖子没毅力,骑行断断续续,后来他想到一条妙计:干脆就骑到蒲庙吃生榨米粉。这样每次骑到大汗淋漓,饥肠辘辘时,想到有蒲庙生榨米粉等着自己,就充满力量;蒲庙生榨米粉吃得过瘾,也能心满意足地骑返市区,路途也不会觉得遥远。于是胖子坚持5个月,减肥成功。
其实味道不错的生榨米粉在南宁市区并不难找,提起一些老字号,南宁人随便能数出一二,但仍有很多人愿意为了一碗生榨米粉多次远行到蒲庙,且无怨无悔,可见其魅力无穷。记者本次因寻味走了一趟蒲庙,尝到不少特色美食之后,发现为了一碗生榨米粉到蒲庙,绝不是一场形式主义。
蒲庙镇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面,从仙葫开发区一路开去,大概行30分钟左右,过了横跨八尺江的蒲庙大桥即到了蒲庙镇中心。因离南宁市区很近,南宁市内甚至有701路专线公交车直达,交通便捷。如今的蒲庙镇分成新旧两个区域,新区域建起现代感十足的步行街,新住宅、新铺面栉比鳞次,古朴小镇也搀杂进现代的气息;而在旧区,包括胜利街、团结街、和平街和汉林街在内的骑楼街,全长数百米,街道两旁仍保持着上百年的木骑楼建筑,至今还有许多杂货店、理发店、修理铺、小吃店等在此街经营。每逢圩日,古老的骑楼街买卖两旺。
蒲庙历史最悠久,吸引了众多南宁人驱车前往的生榨米粉店就隐藏在骑楼街内。“很有意思的是,这一带有一家生榨米粉店那么多年都是无店名无招牌,因在当时最热闹的蒲庙剧场门口,蒲庙人说起它,只会说,剧场旁那家最好吃。后来几年前搬到和平街上,开了几十年的生榨米粉店终于与时俱进,起了店名,从此,‘古镇榨粉店’远近皆知。”蒲庙当地人何先生很骄傲地向记者介绍。
喜欢吃生榨米粉的人常说,生榨米粉与桂林米粉、螺蛳粉、老友粉有很大不同;蒲庙的生榨米粉与南宁市区的生榨米粉也有所区别。过去觉得这样的说法难免夸大其辞,但经过在古镇榨粉店实地亲身试吃一番感受之后,心中也升起认同的声音。
一是生榨米粉够新鲜。所用米粉均为现榨现做,工人将发酵好的一大团膏状米浆通过压榨器压成一条条粉状,落入热汤滚滚的锅中,不出3分钟,白花花的米粉就能出锅。米粉细致,韧性足够,口感弹牙,是桂林米粉、螺蛳粉、老友粉采用的米粉厂配送的米粉所无法拥有的鲜味。
二是生榨米粉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酸味,并以味道越酸越地道。南宁市区内生榨米粉店通常将米浆发酵一晚后,次日使用,酸味薄弱;而蒲庙生榨米粉使用的米浆起码发酵两日三晚,第3天才开锅使用,那独特的酸溜溜味,远在10米之外都能闻到,诱惑极了。
三是蒲庙的生榨米粉配料也有一大特色。多年未变的传统老三样“豆腐干、头菜碎、猪肉沫”均为生料。顾客点单了,才将生料、调料逐一配齐,放入不锈钢碗,漂浮在煮粉的滚滚热汤上。因此看蒲庙人煮粉很有意思。厨房里一个白气腾腾、热汤滚滚的大锅烧着旺火,汤里煮着粉,面上同时漂着四五个金属小碗,店家一人负责榨粉,一人负责观察米粉熟度,还有一人轮流搅拌小碗里的生料。大概一两分钟,粉煮好,生料也熟了,合入一大碗,淋一勺高汤,下一小撮葱,看起来油亮清爽,叫人眼馋。口感上,豆腐干的香、头菜碎的脆、猪肉沫的嫩配合得天衣无缝,增加了吃粉的乐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