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是广东省下辖地级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成员城市之一,粤东地区的文化中心,对外开放旅游城市。旅居海外的潮籍侨胞、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230万人,是著名侨乡。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最东端,处于韩江中下游。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相接,西与揭阳市的揭东区接壤,北接触梅州市的丰顺县、大埔县交界,南通汕头市和澄海区,并濒临南海。
潮州市于1985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旅游城市,1986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沿海经济开放的县市之一,1989年列为广东省直辖市。
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岭东首邑”之美誉,府治之所在地。潮州市文物古迹众多,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60处,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是广东文物古迹荟萃之地。
潮州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考古材料证实,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远古时代,土著畲族先民便创造了口头文学——畲歌仔。潮州的先民属闽族和闽越族。自秦汉以后,中原汉族后裔大部分从闽南的莆田迁入潮州。潮汕为闽越地,自秦汉 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潮州划给南越,北宋地理全书 《舆地广记》则记载潮州为闽地。明代官方典籍《永乐大典·风俗形胜》:“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其语言嗜欲,与福建之下四府颇类, 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之人等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设郡,地域分别属闽中郡、南海郡,载入版图,但此时到唐朝今天的潮州汕头一带汉族人稀少,从唐朝后期开始汉人数量才有较快增长。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属南海郡揭阳县地,潮州最早的建制始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在南海郡东部析置东官郡,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分东官置义安郡。这义安便是潮州的前身。义安郡这个名称一共使用了260年。
中国1949年后二次大的疆域调整,造成了二个“潮州”的概念,一个是广义的潮州概念,一个是狭义的潮州的概念。广义的潮州,也就是历史上的潮州,此定义已有上千年历史,主要包括今天广东省的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以及丰顺县。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拥有了潮州人的称谓。
狭义上的潮州的概念既为如今的潮州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