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萧县

家乡区县: 安徽省萧县

其时,有谚语曰:“宋绘闻天下”。这是对于“宋绘”的崇高评价。“宋绘”,不仅丰富了我国书画艺术的动,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明末,萧县出现了两位著名书画家。其一,是王之麟。他自幼颖悟过人,精通经史,风骨佼佼,善鼓琴,工
用的绢素敷张于住所内外壁上,兴致来时,濡笔挥毫,每有佳作。有子三人,皆与翰墨缘深。其次子所贵豪放
功力直攀“二王”。其二,是许辉祖。他善楷书,深得颜鲁公笔意,深厚凝重,端庄大方。方圆左近的学子,
到了清代,在“扬州八怪”崛起的乾嘉年间,当地出现了一批“重传统、重笔墨、重生活”的乡土书画家。了以龙城为活动中心的书画研讨体系,人们誉之为“龙城画派”,从而问鼎徐淮,声闻遐迩。
王为翰:字西园,清代诸生。性格旷达,崇尚淡泊,工于画竹。每当酒酣兴浓,信手挥写,浓淡疏密、灵气
刘本铭:字奉盘、号云巢,道光时人,城北玄帝庙道士。他早年学画刻苦,工于山水,得吴仲圭法,清丽似
若雾,空灵无匹,脱尽画家习俗,传世有《雪景山水》、《出海图》等,气魄宏大,功力深厚,笔墨苍劲。积巨幅《龙城烟雨图》,画出了龙城在风雨凄迷中的景象,为人称道。
袁汝霖:字天泉,清乾隆年间人。原为萧城张大院理发仆人,性格豪爽,工作余暇,尤爱绘画。一日东家张
为其笔墨意境所动,结为至交。后尽出家藏书画让其临摹。袁又结识本城另一书画家张太平,朝夕切磋,画技之风韵。
 张太平:字拱辰,号乐园,别名银岭山樵,清乾隆时期人。虽家世显达,然
舆中,修筑亭园,藜杖芒鞋,徜徉山水,吟哦唱和,勤于丹青。书法师承颜鲁公,气魄
花鸟绘画,所作鸡、鸭、鸳鸯等栩栩如生,甚得天然的机趣。他与本地另一书法家吴作亲作中堂、楹联。一时有“吴作樟坐中堂,张太平列两旁(指楹联)之颂浯。
 吴作樟:字文洁,号云邻,萧县城西古尚村人。自幼攻习书画,陶冶百家,富有开拓精神。他曾经
扬州书画巨擘郑板桥。郑为试其书画才干,故作高傲,激其书兴。作樟于醉后作擘窠大字,气派非凡,郑深为
书下“大雄宝殿”和“金陵佛寺”两副匾额,字径蕴尺,庄严肃穆,观者无不叫绝。乾隆皇帝巡视江南,路经
樟所书一笔“虎”和一笔“寿”字,极为赏识,评之为“苍、壮、劲、圆”。其子风书、凤昭、风祥(柳庵)三善画。柳庵,书法学“二王”。所画风竹,笔法劲利、洒脱,有“徐淮郑板桥”之誉 另外,还有孙桐、刘彧、张佩芳等人,或工书,或善画,其艺术造诣,各有千秋。
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萧县书画创作步入一个新的转折。这时,不仅出现了优秀的
更加壮大,而且书画作为精神财富,逐渐地由富家豪绅的厅堂和士大夫文人的书斋,过渡到与平民百姓所共享有:
路荫南:号少庵,清末萧城东魏楼村人。幼习颜体,曾有幸得到“扬州八怪”之一的瘿瓢子(黄慎)《听琴图
乃废寝忘食,刻苦琢磨,摹写经年,葚得其妙。古稀之年,所作甚佳,称雄—方。所作平远山水,以书法笔力其山水真迹后,赞其功力曰:“难矣哉”!

朱孟梦(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