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房陵城“,房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在这片发祥地上,孕育了一位中华诗祖——尹吉甫。
宰相尹吉甫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人物,是西周奴隶制王朝(春秋战国时代之前)的一代宰相、军事家、诗人、哲学家。尹吉甫(生卒年不详),即兮伯吉父。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古蜀国江阳(今四川省泸州市龙��潭区石洞镇)人。周宣王的大臣,官至内史,有文武才。西周宣王时,北方猃狁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侵扰甚剧。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猃狁,率军反攻到太原而返,驻防今平遥城一带。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小,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曾驻兵于此。筑西北两面,俱低。”又载:“受命北伐猃狁,次师于此,增城筑台,教士讲武,以御戎寇,遂殁于斯。”
其留于后世的千古绝作《诗经》更是被千古传诵,《诗经》分为”四始六义“,“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功过之间。诗祖早已远去,但他留下的却一直源远流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